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基本都知道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虽然很多人也听说过肿瘤的介入治疗,但对介入治疗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和困惑。医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放射介入科主任纪建松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肿瘤的介入治疗。什么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详细]
第四十五讲肝血管瘤是肝之降泄通道为热痰堵塞所致西医对此病之论述: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尚无证据说明其有恶变可能,但其潜在的危害性也不能令人忽视。成病原因: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先...[详细]
我就是亲身案例,年就查出胆囊息肉,长了两个,大的5X7,小的2x3当时医生让把胆囊摘除,说容易癌变,因我之前做过两次手术,真的不愿受罪了,就没做,医生说半年查一次,看情况,13年又长了几个,医生说多发性的,还是建议摘除,医院熟人在检查的,14年用了咱复大产品,这期间也没查,用产品10个月,就是上周六...[详细]
执业医师考试分达人考前2月冲刺笔记--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疾病》1.溶血无尿红,梗阻无尿原,肝细胞全部无:溶血性黄疸没冇尿胆红素,梗阻性黄疸尿胆原阴性,肝细胞性黄疸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是阴性;一、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泮;临床表现:烧心反酸,常在餐后1小时...[详细]
当胃肠道功能存在,但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经口摄食以满足其营养需求时,就应考虑通过各种途径给予肠内营养(EN)支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EN支持方法:(1)短期(<4周):EN患者首选鼻胃管喂养,不耐受鼻胃管喂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患者选择鼻肠管喂养。(2)长期(>4周):EN患者在有条...[详细]
几乎每个人都有肠胃不舒服的经历,偶尔一两次并无大碍,但如果长期不适,就要及时就诊了。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行胃镜或结肠镜检查,但患者常常对此很惧怕。实际上,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胃镜和结肠镜的检查时间明显缩短,大多数患者感觉不到太多的痛苦。胃镜及结肠镜已成为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和手...[详细]
急性输尿管梗阻的患者常因肾绞痛不能耐受或者梗阻导致无尿、脓尿、肾功能减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需急诊处理。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腰腹部持续剧烈的疼痛、白细胞增高。输尿管梗阻的急诊处理原则主要在于解除梗阻,防止尿外渗及感染,恢复和保存肾功能。急性输尿管梗阻的原因包括泌尿系结石、先天性狭窄及肿瘤压迫等,其中...[详细]
近日,医院收治了两名特殊的肾结石患者,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一是仁寿籍患者王先生,他的肾脏是较为罕见的马蹄肾,经历了曲折的治疗过程,面临较高的手术难度,我院医生最终采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解决了患者的难题;二是凉山州患者各各木,她饮生水30余年,加上爱吃蔬菜,常晒太阳等原因,导致年仅34岁就患上双肾巨大...[详细]
基础研究RASAL2对胃癌细胞侵袭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赵猛,赵晓朋,李峥,任丽miR-靶向Bcl-2调控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张猛,张全,谭雨莎miR-抑制胃癌细胞SGC增殖与迁移的机制研究王欣怡①,张海洋①,李爽①,宁涛①,张乐①,段晶晶①,曲彦军①,司怡然①,王艺①,应国光②,巴一①临床研究...[详细]
约了4次,终于约到赵金。医院普外科主任,他忙,不是在做手术就是在看病人或是在去做手术的路上。终于见到赵金,“很抱歉啊,让你等这么久。”确实,约定的时间是下午4点,此刻已是4:27。“刚下手术台,还没来得及换衣服。”赵金搓着刚刚洗过的手,绿色的手术服、干净的白大褂,却一点没显得他有精神——一连做4台手...[详细]
上个月单位体检,张女士做B超发现胆囊里长了个东西,从B超看长的东西在胆囊腔内不移动,是长在胆囊壁上。体检报告:胆囊占位病变,胆囊息肉?医院门诊检查。张女士平时身体不错,要不是查体发现胆囊息肉她平时根本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听说得了息肉后非常紧张,这几天吃饭也不香、睡觉也不踏实。 李先生发现胆囊息...[详细]
医院订阅哦!随着超声仪器的广泛应用,胆囊息肉的检出率越来越多。什么叫胆囊息肉呢?超声报告上提示的胆囊息肉,实际上是胆囊内壁黏膜上隆起样病变的统称,它包括了常见的胆固醇息肉、小的胆囊腺瘤;还包括不常见的小的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颗粒细胞瘤、胆囊癌等,以上这些在都比较小的时候超声是很难区别开的,所以...[详细]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胆瘘大多发生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发生率为0.3%~2.7%。ERCP为胆瘘提供了微创的治疗手段,使治疗趋于简单。镜下修补瘘口的手段主要包括胆管括约肌切开(EST),胆管支架植入(伴或不伴EST)和鼻胆管引流。以上三种手段的治疗效果似乎相当,所以临床上的选择也颇...[详细]
随着腹腔镜与内镜的结合,消化内科与普通外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以前通过外科手术才能解决的疾病,现在内科医师通过胃镜或肠镜就能解决,消化内科外科化已成为一种专业特色。内镜,就是经自然腔道进入体内,到达手术的部位操作的技术,在消化内科主要是经口、肛门途径进入。1.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详细]
万年青对肝血管瘤、胆囊息肉、肾囊肿的治疗医生简介:曹士华,从医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资料:薛某,女,32岁,因右上腹隐痛,经常吃不下饭、恶心,医院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血管瘤,做彩超检查,发现:1、肝右叶可见大小21*20mm、14*13mm的中高回声;2、胆囊侧壁可见直径8*7mm中等回声附着...[详细]
插画原创l木言周惠嫦医院康复科主任技师,言语治疗师,主任助理;医院复部主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ST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言语语言治疗师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详细]
胆囊息肉0.5cm严重吗? 一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或者是胆绞痛等现象,但是大部分患者都不会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表现。癌变是胆囊息肉对人体最大的威胁,胆囊癌与胆囊息肉有着密切关系,大约0.5%~1%的胆囊息肉可并发胆囊癌。年龄超过50岁、息肉大于2cm、有肿瘤家谱、胆囊壁...[详细]
胡海,男,医院普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胆石病科主任。从年开始致力于微创外科的研究,至今在临床一线工作达30年,已完成外科手术多例,工作期间获得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3次、上海医学科技奖1次、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次,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次。5年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得地市级荣誉称号5次...[详细]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隆起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往往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多是在健康查体时偶然发现。随着B超的广泛应用,此病的发现率升高,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据临床统计,在健康人群中超声普查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病率约占3%~7%,仅次于胆结石,居胆囊病第二位。胆囊息肉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息肉数量...[详细]
时间回到年7月4日,那一天成为了李中贵挥之不去的梦魇:两岁的女儿琳琳误食强碱导致咽喉和食管严重烧伤,吞咽功能丧失。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女儿不能吃饭,不能喝水,连吞口水都成为一种奢望,只能靠着胃部灌流食艰难生存。长期求医未果,李中贵甚至一度想让琳琳安乐死,但被热心人劝了下来。他选择了和琳琳一起坚持,并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