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伴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但部分胆囊结石,胆囊炎的患者都能通过LC解决问题。
但是,临床工作中总会遇见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或者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这时候可能就需要用到胆囊造瘘术。
现在,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各类胆囊造瘘术的优缺点以及胆囊造瘘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临床常用胆囊造瘘术1.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BD)
2.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A)
3.经内镜鼻胆管胆囊置管引流(ENBDG)
4.经内镜胆囊支架(EGBS)
5.术中胆囊造瘘
1PTGBD
在《东京指南-》以及《东京指南-》中,都将这种胆囊造瘘方法推荐为首选方法。
其操作主要为通过在超声细针穿刺在胆囊中置入导丝,之后沿导丝置入6-10F(10F引流管直径3.3mm)的猪尾巴管对胆囊进行减压引流。
优点:
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较简便,适合各级别医疗机构开展
缺点:
由于是经肝穿刺,对拔管时机要求严格,一般认为置管后2-4周,待窦道完全形成后进行拔管较为安全;
留置引流管时间较长,患者带管出院后有以外拔管的风险。
2PTGBA
具体操作与PTGBD相似,区别在于PTGBA仅进行穿刺抽液,不留置引流管,且穿刺针相对较细。
优点:
治疗花费较低,无引流管的费用,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缺点:
由于穿刺针较细,引流效果会下降,而且无引流管留置可能会遇到反复穿刺治疗的情况;
有相关RCT实验证明,PTGBA治疗的3天有效率较高,但长期(7天)有效率有明显下降,因此这种方式更适用与短期内能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3ENBDGEGBS
均为内镜下操作,通过内镜将引流管或者胆道支架放入胆囊管进行引流。
左:ENBDG右:EGBS
优点:
均为内镜下无创操作,大部分不需要切开Oddi括约肌,对患者凝血状态和肝功能水平要求较低。
缺点:
将引流管或者支架放入胆囊管操作难度较大,对实施治疗的内镜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EGBS放置支架后由于不能像引流管一样及时冲洗,可能会有支架堵塞的情况,影响引流效果;
可能会有引起消化道或者胆囊管穿孔的风险。
4EUS-BDG
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大致操作为内镜下经十二指肠进行穿刺,在胆道系统适合的部位放置引流管或者支架进行引流,降低胆道压力。
现有的文献报道该方法的治疗成功率大于90%,且针对恶性胆道梗阻的效果由于ERCP,并发症发生率为9%-18%,但仍缺乏更多的RCT研究作为临床证据。
优点:
现有证据显示该方法可在一些复杂的胆道梗阻情况下更好的解决引流问题。
缺点:
可能会造成胃,十二指肠或者胆囊穿孔等并发症
对于后续准备接受LC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能并不适用,因为是有创操作,可能会引起胆囊三角,十二指肠区域的粘连,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副损伤的风险。
5术中胆囊造瘘
术中胆囊造瘘不是临床首选方式,仅当手术中发现由于炎症,粘连等情况,手术难以一期切除胆囊时会选择术中胆囊造瘘。
胆囊造瘘的适应证1.急性胆囊炎:不能耐受或炎症较重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且经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2.梗阻性黄疸:各种原因的黄疸且不宜行PTCD或ENBD的患者;
3.手术困难者:可在术前选择造瘘方式或者术中胆囊造瘘;
胆囊造瘘的禁忌证1.无绝对禁忌证
2.有严重出血倾向,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等穿刺禁忌证
总结1.针对胆囊炎,可耐受手术的患者,首选LC。
2.胆囊造瘘一般作为手术治疗的备选选项:(1)胆囊造瘘会部分延长患者病情(2)由于带管生活,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影响,同时还会有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可能。(3)穿刺可有相关并发症出现,甚至导致急诊手术的情况
3.如果需要胆囊造瘘,首选方法是PTGBD。
编辑:刘海洋投稿及合作:liuhaiyang1dxy.cn题图:站酷海洛文中图片:自己画的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胆道手术知识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