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主要损伤脊神经的后根,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表现主要是“根痛”,即受损神经根的分布区疼痛,很少有运动障碍;损伤后感觉缺失主要限于1-2根脊神经支配的皮区,与穿刺点棘突平面相对一致。但也有可能因为穿刺针的角度与位置不同,导致对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的表现不一致。
孕妇,23岁,体重67kg,孕39+6周,于年3月11日入院。
人院查体正常,
WBC7.42×/L,RBC4.23X/L,Hbg/L,Plt×/L,尿酸μmol/L,果糖胺2.25mmol/L,肝功能正常,因患者要求,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术前禁食6h,禁饮4h.
人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BP/80mmHg,SpO%,HR9D次/分,RR20次/分,面罩吸氧4L/min.左侧卧位,选择T12-L1间隙以直入法行硬膜外穿刺,突破黄韧带时,患者突然活动,头后仰、腿伸直,呼痛,立即拔出穿剂针。
安抚患者后,仍取T12-L1间隙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3.5cm,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5min后无腰麻和局麻药中毒现象,注入0.9%甲磺酸罗哌卡因5ml,麻醉平面T8-L3,切皮前5min再次追加0.9%甲磺酸罗哌卡因5ml.术中常规监测,手术历时34min,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麻醉平面T6-L4.
术后第1天(术后15h),患者述右下肢皮肤疼痛,不能触碰。
右下肢活动自如,肌力正常,局部皮肤无红肿、皮疹,右下肢胫骨内侧至足心内侧疼痛,触痛明显,无压痛,无脑膜刺激症状,病理反射阴性,背部穿刺点无红肿,局部无压痛。追问患者,述第1次硬膜外操作穿刺时疼痛,活动不由自主,第2次穿刺无不适,在手术全程中右下肢至足心一直疼痛,考虑有脊神经后根不全损伤可能,给予维生素B.和谷维素等神经营养药治疗。
术后第2天,患者自觉无明显好转,加服地塞米松。术后第3天,患者右足红肿,胫骨下1/3至足心皮肤触痛十分明显,敏感异常,运动自如,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嘱患者抬高患肢,减少活动。术后第4天,患者仍述右下肢疼痛,查体见右下肢胫骨及足心皮肤触痛,感觉敏感异常,其他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症状。考虑行硬膜外穿刺操作时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经骨科医师会诊后,仍考虑脊神经后根不完全损伤所致,治疗仍以神经营养为主,加用甲钴胺、丹参、维生素等,并进行跟踪随访,必要时行MRI检查。
术后第10天,右足红肿消失、胫骨及足心仍触痛,但范围较前1d已明显缩小。治疗13d后,疼痛已好转消失,查右足心触痛已不明显,患者拒绝继续输液治疗,要求口服药物治疗,并自动出院。
此病例为典型的硬膜外穿刺造成的脊神经后根损伤,临床报道较少。硬膜外阻滞主要损伤脊神经的后根,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表现主要是"根痛",即受伤神经根的分布区域疼痛。很少有运动障碍;损伤后感觉缺失主要限于1-2根脊神经支配的皮区,与穿刺点棘突平而相对致但也有可能因为穿刺针的角度与位置不同,导致对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的表现不一致。根痛以损伤后3d以内最剧,然后逐渐减轻,2周内多数患者缓解或消失,遗留片状麻木区域或感觉异常达数月以上,采用对症治疗,预后均较好。
一、椎管内麻醉导致神经损伤原因
(1)穿刺直接损伤神经根,进针速度过快,患者一旦出现电击感,已经损伤至神经,应立即终止操作,更换穿刺点或路径,重新穿刺。在穿刺过程中,动作要轻柔慢进针,勤试验,有负压感出现,即停止进针。(2)药物或其浓度过高对神经根的刺激:使用局麻药的浓度、剂量应在正常范围内;硬膜外穿刺过程中,可能将化学制剂(如消毒液)带入到椎管内引起神经损伤。(3)初学者多采用直入法进针,应慢慢体会穿刺针进入到软组织、韧带、骨质各层次的区别;侧入法穿刺较易成功,但穿刺点偏离中线过远时容易在椎间孔附近损伤神经根。(4)硬膜外导管置管速度过快,也容易损伤神经根。(5)硬膜外血肿压迫。
二、在行硬膜外穿刺操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手术部位、手术范围选择脊神经分布区域恰当的节段。
(2)剖宫产手术常用的硬膜外麻醉平面为T12-L1或L1-L2.本例剖宫产手术取T12-L1行硬膜外麻醉选择正确,但正确体位对于硬膜外穿刺十分重要。因剖宫产手术时孕妇腰围大,可能导致穿刺体位的不到位而造成穿刺困难,所以应请患者尽量配合,或者请手术室护士进行帮助,以达到穿刺时的最佳体位(一般为侧卧位)。
(3)正确的穿刺手法,用力要匀称,忌用暴力。多用直入法,如遇间隙狭窄,穿刺困难时可用旁人法。若患者有不适或神经刺激样症状,应查明原因,否则宜放弃硬膜外麻醉,改用其它麻醉方式。
综上所述,在此病例中,患者于穿刺时即感到疼痛,提示针体已触及脊神经后根,立即拔出穿刺针,不进行第二次重复穿刺,改用其他麻醉方式才是正确的处理,以避免进一步加重神经根损伤。其次,加强麻醉手术后患者的术后随访十分重要,尤其是硬膜外麻醉后8h以内(视麻醉药物种类。衰减时效而灵活掌握时间随访),及早发现由麻醉引起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相关并发症,如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椎管内的其他并发症等,从而早处理、早干预,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三、硬膜外神经根损伤的治疗
硬膜外神经根损伤修复时间较长,需2个月至1年半,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本例患者,为穿刺直接导致神经根损伤所致,采用抗炎、脱水、营养神经、止痛的治疗方法,并与家属做好充分的沟通。患者经静脉给予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脱水剂,其恢复时间明显缩短,通过影响前列腺素(PG)代谢,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途径发挥其抗炎、抗渗出的作用,还可抑制炎症或创伤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从而起到抗渗出减轻水肿的作用,同时改善局部微循环进而有效消除局部组织的水肿,还可消除氧自由基,减轻神经损害。
病例来源:临床麻醉学
鍋ュ悍杩欑鍙跺瓙鍏ㄤ笘鐣岄兘璇村ソ浣犲嵈鍙兘杩?缁忓父鑵伴吀鑳岀柤鍙兘浣犺璀︽儠鐩嗚厰鐐?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