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血液净化科为一位71岁尿毒症患者实施高位动静脉侧侧吻合内瘘成形术。
患者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近期查体发现血肌酐升高,根据病情,需行透析治疗。来我院血液净化科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手术首先选取常用的低位桡动静脉作为建立血管通路的血管,术中游离桡动脉时发现,桡动脉搏动微弱、弹力差,切开后发现,3/4周的血管壁发生严重粥样硬化、管腔狭窄,不具备造瘘的条件。崔先泉副主任医师决定,放弃低位内瘘成形,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高位内瘘成形术。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将肘正中静脉与肘动脉行端侧吻合,不但影响了肘远端静脉血运,而且浪费了前臂血管,只能在肘及其近心端穿刺,且往往静脉位置深,只有经验丰富的护士才能穿刺成功,影响了穿刺成功率,难以保证患者充分及时的血液透析治疗。本次手术,崔先泉充分考虑到患者后续长期的透析需求,采用创新的术式,动脉打孔器动脉打孔,以侧侧吻合的方式完成肘正中静脉与肱动脉内瘘成形术,保留了患者肘远端的血管。手术过程顺利,仅用时15分钟。开放血流后,血管迅速充盈,吻合口无渗血,吻合口近心端、远心端25cm处均可扪及血流震颤,30cm处可听到血流杂音,手术堪称完美。
本着为患者保护每一寸血管的宗旨,我院血液净化科医生在传统术式的基础上力求创新,成功完成动静脉内瘘成形的同时,保留了患者的前臂血管。这意味着患者不用再采取其他有创的血管通路进行治疗。当然,手术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手术肢体的血流情况,避免血栓形成和肿胀手。崔先泉介绍说,手术的成功有赖于术者扎实的肾移植手术的血管吻合基础,术后的综合管理更显临床水平。术后2周复查上肢血管彩超,肱动脉血流cm/s,吻合口直径3.6mm,触之有震颤,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