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海北行,一生海北情
年7月,我跟随聊城市援青医疗队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进行为期1年半的医疗帮扶。从平原地区到海拔多米的青藏高原,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缺氧和饮食不习惯。一开始我很难适应,但是看到患者期许的眼神,便坚定了克服困难的信念。 我帮扶的医院,医院副院长。这里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医院很久之前就引进了做外科微创手术所需的腹腔镜,但是当地医务人员不会使用,一直原地封存。医院帮扶的目的是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为群众普及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 一天下午,医院门诊来了一名严重腹痛并发热的藏族妇女。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多发结石,胆管末端有结石嵌顿,胆系感染严重,肝脏损害明显,结石诱发了急性胰腺炎,患者用药后疼痛不见缓解,再耽搁会出现全身感染乃至休克死亡,需要马上手术。 这名藏族妇女身体肥胖,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像她这种情况,最佳的手术方案是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胆囊,取出胆管嵌顿的结石。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地医生,医院从来没有做过腹腔镜手术,当地医生很犹豫,经过我的解释,他们最终同意了我的建议。 但是,最大的问题出现了,患者的丈夫了解治疗方案后,不同意手术。难道是不相信我的医术吗?我决定再次找他沟通,却发现家属不见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坐立难安,不断喝水平复心情,喝到第6杯的时候,患者家属回来了,并同意手术治疗。 我们忙碌起来,医院第一例腹腔镜手术。院领导的重视、患者危重的病情、手术的风险让我压力倍增,我努力平复心情,克服术中患者血压下降、合并胆囊管结石嵌顿、胆总管结石多发、手术器械相对不足等困难,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2个多小时后,手术结束,病人返回病房。看着患者转危为安,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一次海北行,一生海北情。在这一年多的援青工作中,我收获了与藏族群众的友谊,我的专业能力、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探索肝胆外科手术新可能
这次援青之旅让我认识到提升医疗水平对百姓来说意义重大,我更加坚定了医者为民的信念。医院后,我与肝胆外科的同事们一起学习前沿技术,提升专业能力,探索肝胆外科手术的新可能。 年初,医院引进了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机器人手术是一种全新的外科微创手术技术,具有精准、灵活、平稳、防颤、微创等优势。不久前,医院进修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操作技术,回来后,将这项技术应用到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上。对治疗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等疾病来说,手术机器人能更加精确地祛除病灶,减少创伤面积和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康复得更好更快。目前,科室已完成了5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9月份,科室对一名胆管癌患者进行了机器人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是外科手术中难度最大、操作最复杂的手术之一。这名患者胆管梗阻,出现严重水肿,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周密的术前检查,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一切准备就绪后,手术开始。手术中遇到了一个个挑战,作为操控者,我小心操控着机器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一点点地切除,一针一线地缝合,在团队成员、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下,我们成功完成了我院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无胆瘘、胰瘘、出血等并发症,几天后就康复出院了。 对待患者,我始终坚持信心、决心、耐心、细心“四心”原则,只有做到这“四心”,我才无愧于心。今后,我将不断挑战、创新,做好“传帮带”工作,多锻炼年轻大夫,给他们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科室综合水平,让聊城百姓享受更好的肝胆外科医疗服务。人物名片
医院医务处主任、普外科副主任、肝胆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志恒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是山东省医师协会外科青年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学会感染与重症学组委员、山东省器官移植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肝胆胰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志恒在肝胆胰脾及腹膜后肿瘤、门静脉高压症等疾病的诊疗方面经验丰富,擅长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相关专业疾病,包括胆囊胆管结石、肝脏肿瘤、胆道肿瘤、胰腺炎及胰腺肿瘤、脾脏疾病等的腹腔镜手术及介入穿刺射频等微创治疗,年获评“聊城市医德先进个人”“聊城市优秀中青年医学专家”“聊城市优秀医师”,年获得“对口支援海北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本文刊登于.11.12《聊城日报·健康周刊》推荐阅读:用爱心抚慰患者心灵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李婷用爱心托起生命方舟
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牛占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