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主题多样,精彩纷呈ldquo智杰在线

北京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随着新冠疫情控制的逐渐平稳,生活及医疗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为了促进泌尿外科学术交流,医院李虹教授和魏强教授牵头,四川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举办了此次泌尿外科线上直播学术周活动,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促进泌尿外科的临床技术及科研能力的发展与进步。本次会议邀请省内泌尿外科专家就不同主题开展讲座。

专家团

疫情防控需严格,学术交流不能停

学术周活动由主席李虹教授及魏强教授致开幕词。李虹教授表示,因新冠疫情爆发,全国范围内的学术活动及普通医疗活动受限、暂停。鉴于此,四川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希望通过举办此次线上活动,促进疫情防控时期的学术交流,弘扬临床医生“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随后,魏强教授表示,网络学术活动因参与人数多、效率高、效果好等特点在疫情期间为学术交流作出巨大贡献。这也是四川省泌尿外科专委会此次邀请7位省内知名泌尿外科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与全国泌尿外科同仁一起分享专业领域学术发展情况的原因。也预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感谢7位专家在百忙之中仍坚持学术交流,为泌尿外科同仁带来精彩讲座。

参与本次活动的7位专家分别在周一至周日展开学术讲座,观众受益良多,上线听众人数余人次。本期节选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王坤杰教授:输尿管狭窄重建手术方案的选择

输尿管狭窄病因多样,其治疗主要由狭窄位置及长度决定,临床上通常分为输尿管上中段和输尿管下段手术治疗。

在输尿管上中段重建方面,王教授指出,手术技术虽然不断发展,临床上却出现了更多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术后再狭窄和漏尿的患者,这也引发了非离断术式和离断术式之争。近十余年,“在不离断输尿管的前提下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思路逐渐获得更多泌尿外科医生的重视。颊粘膜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在不离断输尿管前提下短段输尿管狭窄重建的问题。

在输尿管下段重建方面,包括经膀胱内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和经膀胱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在内的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主要的输尿管狭窄重建术式。

Q:输尿管术后支架的选择标准?

王坤杰教授:一般临床上选择可以维持腔道且维持时间长、异物反应少的支架。目前较新颖的当属腹膜支架,腹膜支架早年主要用于血管及消化道,近年才逐渐应用于泌尿外科领域,其应用方法及特点仍有待磨合。

邱明星教授: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进展

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在国内前列腺癌确诊晚期比例高,因此,提高早期诊断率尤为重要。“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最佳初筛方法。前列腺高危人群要尽早行PSA检测筛查;PSA10μg/ml时需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当PSA处于灰区时可参考其衍生指标综合判断。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在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ASCO-GU)会议上,很多前列腺癌相关的临床研究相继报道了其研究成果。肿瘤的基因诊断取得了不错进展。此外,PROfound研究证实了对经新型内分泌治疗的HRR基因改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奥拉帕利治疗后影像学无进展生存(rPFS)获益更多,同时,其补充数据证实充足高质量肿瘤组织样本和组织收集方法的优化是高通量测序(NGS)组织检测的关键。

Q: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后续治疗?

邱明星教授:转移性或非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提前进入新型内分泌治疗均可延迟其进入转移型前列腺癌的时间,可相应延长患者生存期,这也是目前很多临床研究的探索方向。

崔曙教授: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激光手术治疗

近十余年,随着激光手术原理研究的深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铥激光更因穿透深度浅切割精准、热损伤小等优势在激光治疗中脱颖而出。而解剖性去除增生的腺体组织也成为激光剜除术的最高标准。

要实现更少手术并发症的完美前列腺微创手术,精细的手术器械、正确的激光能量平台选择(铥激光)及熟练的手术技巧都必不可少。同时,熟练掌握铥激光剜除术的汽化技巧也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强手术疗效。

Q:1例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复发第二次术后2年,目前出现排尿困难,该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吗?

崔曙教授:对于该复发患者,首先要确认尿道梗阻程度,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要进行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双重评估,对于症状较重,生活质量较差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必要时可通过膀胱镜检查尿道梗阻程度。很多复发患者多伴有残余前列腺局部粘连、病变等情况,术中可见膀胱纤维增生、膀胱憩室形成等病变,对于这类患者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廖洪教授:肾脏肿瘤个体化随访策略

廖洪教授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分享了其所在科室对于肾脏肿瘤的随访经验。肿瘤最大径≤4cm,预期寿命<5年或无法耐受手术的小肾脏占位(SRM)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可考虑主动监测随访,当肿瘤快速增长影响预期寿命时及时干预。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首次术后随访推荐在术后4~6周,以评估术后并发症为主;而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则推荐在术后8-12周进行CT或MRI基线扫描进行随访检查。晚期肾癌患者多进行系统性治疗,在随访时应注意每6~16周询问病史和查体,在治疗前或观察前行基线CT或MRI检查,以评估基线状态,每6~16周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每年监测一次基线头部CT或MRI。直径≤4cm、无症状、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患者可选择主动监测。

最后,廖洪教授指出,没有单一的随访计划是适用于所有患者的,随访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Q:哪类肾癌术后患者可考虑使用术后靶向药物的辅助治疗?

廖洪教授:按照指南推荐肾癌术后患者均推荐术后靶向药物辅助治疗。然而,在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上规定:若无可测量病灶,靶向药物的使用无法医保报销。因此,对于行减瘤性肾切除有明确转移灶患者可积极推荐术后使用靶向药物辅助治疗;而原发病灶切除仅存癌栓的患者因不存在可测量病灶,应事先咨询患者及家属意见,是自费使用靶向药物还是选择术后观察随访。

聂明教授:

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技术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聂明教授就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技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策略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输尿管硬、软镜碎石取石术的常见术中并发症(输尿管穿孔、粘膜下假道,输尿管粘膜剥脱、断裂,肾盂内、膀胱内高压,出血)和术后并发症(术后严重感染、严重血尿、尿外渗或肾周积液、输尿管狭窄),并详细讲解了如何处理及预防并发症。随后,聂教授就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常见的术中(术中及术后早期出血、肾集合系统损伤、尿源性脓毒血症、周围脏器损伤)及术后远期(近端输尿管狭窄)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展开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分享了一步法m-PCNL结合负压鞘的经验。

Q:第一次术后造瘘管拔除后长期漏尿是何原因?

聂明教授:针对此种情况,首先应分析漏尿原因,理论上而言,肾脏实质通道在肾造瘘管拔出后会自行闭合,此时发生漏尿需明确是否存在输尿管梗阻的情况。通常可在拔管前先夹闭造瘘管1~2天,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腰痛的症状,若患者出现腰痛则说明输尿管存在梗阻情况,若患者出现发热不适,则可能导致术后感染,此时应立即停止夹闭,进行尿液排放,并行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有输尿管梗阻、支架位置移动等情况出现。

此外,拔管后漏尿还存在一种罕见原因:在拔造瘘管时肾盂肾盏残余的小碎片,随着造瘘管进入肾实质通道中导致造瘘口愈合延迟。该情况可通过CT检查明确。

当患者存在一般状态差、贫血、长期应用激素及其他影响局部愈合的因素时也会导致拔管后漏尿。

黄朝友教授:前列腺增生治疗进展

黄朝友教授则介绍了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进展。他指出,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而言,阻止前列腺增生进展、保持较高生活质量是主要的治疗目标。BPH的轻症患者治疗以观察等待为主,而中、重症患者则以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为主。其中,前列腺体积(PV)不仅与BPH进展风险因素密切相关,还在BPH治疗方案的选择中起到重要作用。小体积BPH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当PV>30ml时药物治疗则成为BPH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药物治疗方面,5ɑ还原酶抑制剂(5ARI)是唯一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的药物。

Q:1例80岁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针对此类患者术前如何判断其预后?

黄朝友教授:针对这样的高龄患者首先在术前要进行尿道动力学检查,以判断其膀胱功能。此外在手术期间要注意排空膀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本就处在长期高压损害下,若术中仍使膀胱处于高压状态损害憋尿肌也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此外,在手术完成后要检查手术腔道是否完好通畅,是否存在参与前列腺或粘膜阻滞阻塞尿道的可能。

卓晖教授:膀胱癌综合治疗

卓晖教授就膀胱肿瘤的综合治疗进行详细讲解。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及膀胱部分切除术等三种常见治疗膀胱肿瘤的术式,以及膀胱肿瘤药物治疗中的膀胱内灌注治疗和全身治疗。此外,卓教授还对膀胱肿瘤的随访和复查进行了系统介绍,他指出,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危险分层制定随访策略。

Q:膀胱肿瘤的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时机是什么?

卓晖教授: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是目前膀胱肿瘤治疗领域较为前沿的研究。有临床研究将其推荐用于膀胱癌术前的辅助治疗,也有临床研究认为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效果更佳,因此,具体的时机仍有待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部分听众留言

“七天的学术讲座,每位讲者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个人收获颇丰。感谢学会领导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讲者的精彩报告!希望今后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感谢讲者的精彩演讲和主席的精彩点评。”

“老师的讲题如醍醐灌顶一般,重新学习和认识了这个问题,感激不尽。”

“教授讲解由浅入深,丝丝紧扣,带着问题思考。”

编辑整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苏措Ya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mbc.com/jbzd/1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