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甫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主任。个头不高,因长期手提20多斤重的透析制剂,背显得有点佝偻,尖痩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说话带有浓浓的四川乡音。仁厚的他用真情守护病人,用责任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通道。
20年如一日打出工作“提前量”
清晨6点多,医院往来的人还不多,透析中心也很冷清。而这个时候,吴甫民已经在透析中心忙开了。医院规定的上班时间还有将近两个小时。
40多台透析机要在病人来之前一一打开,多桶透析制剂要在接待病人之前一一配置好。吴甫民极为熟练地打开透析机,开始有条不紊地冲洗透析要用到的灌流器,紧接着又去配置透析制剂……“20多年了,吴大夫每天都这样,总是提前两个小时第一个来上班,和我们抢着干活。”透析中心的护士长殷京花说。
苦、累、脏、收入不高,是不少人对血液透析这个岗位的评价。20多年来,吴甫民身边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他每周工作六天,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几乎没有自己的业余生活。而透析中心成千上万的患者知道,正是有了吴甫民守着生命的最后通道,他们才能“挣”回一天又一天。
未能给父母送终
吴甫民的父母远在四川,年春夏之际,他的父母相继病危,吴甫民不得已放下工作,奔赴千里之外的家乡。但仅仅离开三天,透析中心护士打来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怎么办?一边是生他养他的父母,父亲已过世,刚入殓,还没下葬,母亲病重,生命垂危,随时会离去;而另一边又是亲如家人的患者。
“回去吧,这里有我们。”明理的长兄长姐替他抉择,他们知道自己的兄弟从小就立志当医生。
吴甫民重重地在父亲的棺木前磕了三个响头,又转到母亲的病榻前,紧紧握住母亲的手。三个月后,吴甫民的母亲撒手人寰。那时正赶上透析中心扩建、更换仪器的节骨眼儿,吴甫民还是没能走开。
“请您原谅我。”吴甫民朝着家乡的方向,为生养他的母亲点燃三炷香,又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让女儿放弃重点中学
吴甫民的女儿今年上高中。乖巧伶俐的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很优秀,完全有机会进入市里的重点中学,但吴甫民却让女儿选择了北京东高地附近的普通中学。
“孩子去市里上学,父母一定得有一个人跟着。”吴甫民说,他的妻子有严重的类风湿,患病时几乎不能走动。“她妈妈身体不好,我得接送孩子。按学生的作息时间,我就得耽误工作,那我的病人怎么办?”
在很多人看来,选择了普通的学校,就等于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而吴甫民却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在哪上学,该成才的都能成才。
“遇上他是我们的福气”
有一位病人的母亲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七年前,她16岁的儿子患上慢性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孩子接受过肘部内侧的动静脉造瘘术,因为手术效果不佳,肘部经常感染,给透析时血管穿刺带来很大的难度,医院的大夫都不愿收治孩子。
但在医院,吴甫民每次都亲自为孩子扎针做静脉穿刺,让孩子能顺利进行治疗。如今,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并且成家立业。医院很远,但他还是坚持到透析中心来做治疗。
这位母亲说:“我们一家人都特别感动。后来我发现他对每一位病人都是这样。我觉得他特别伟大。有个生病的孩子可能是我们的不幸,但遇上了吴大夫是我们的万幸。”
——————————————————
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网站:硫酸铜溶液颜色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