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陈欣菊,主任医师,教授。主治:肝脏肿瘤,食道、胃、胰腺、大肠、胆道肿瘤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我国作为肝癌高发国家,肝癌治疗有外科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影像引导微创消融手术三种治疗方式。由于我国肝癌只有15-20%的患者能够手术切除或者是进行肝移植,“外科手术遇到大肿瘤、多发肿瘤、年老体弱患者往往无能为力。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只能栓塞病人的肝动脉,但肝脏肿瘤是由双套血管供血的,栓塞住肝动脉,还有门静脉供血,肝肿瘤依然可以生长。肿瘤的生长速度很快,一般8天增长一倍,单纯做肝动脉导管栓塞三四次后,就出现全身性转移的癌病灶,所以,以,随着影像学和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适应证广等优点,且效果和外科手术不相上下的肝癌微创消融手术正日益引起医学界的 原理:射频热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性肿瘤原位治疗技术,即借助于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引导,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及肿瘤。其工作原理为:当电子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Khz)时,通过裸露的电极针使其周围组织产生高速离子振动和摩擦,继而转化为热能。其热能随时间逐渐向外周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细胞发生热凝固性坏死和变性。通常RF热消融所产生的组织坏死灶的大小和形态与RF仪所采用的发射能量、暴露电极的长度、电极针的空间分布、预设定温度、组织阻抗和治疗持续的时间有关;现有的技术可以使单-电极的射频消融产生直径约3-5cm大小的球型凝固灶,并可通过上述参数控制所需凝固灶的大小。所谓肿瘤微创消融手术,是利用CT、磁共振、超声、腔镜等影像作引导,精确地将射频消融电极、微波消融电极或冷冻消融治疗极直接穿刺送到病变部位,通过加热或冷冻使肿瘤热凝固性坏死或冷凝固性坏死,以此达到肿瘤原位灭活的目的。
适合的患者人群:一般来说,理想的热消融对象是单发病灶小于5cm或3-4个多发病灶小于3cm结节为宜;尽管较大的病灶亦能采取热消融方法治疗,但要达到病灶完全消融的目的,必须多次重复消融,操作难度较大,因而较大的肿瘤病灶消融不彻底的机会较多。
不适合的患者人群:肝功能严重衰竭、活动性感染、血液系统病变、凝血机制障碍和妊娠等情况,不宜采用消融术;肿瘤紧贴胆管、胆囊者应谨慎,容易烧伤胆管和胆囊发生胆瘘;肿瘤靠近肝脏顶部临近膈肌也不适合射频;肿瘤位于肝脏的边缘靠近肠道或是腹壁也容易烧伤肠道和腹壁,不宜进行射频治疗;装有体内外心脏起搏器者,应避免采用射频治疗。
回复数字:1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简介,
回复数字:2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专家介绍、坐诊时间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