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的追求手术的微创化及更微创化是我们医疗工作者时代的任务,20世纪胸腔镜手术开始出现并应用,瑞典的Jacobeus等人首次报道应用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胸腔镜手术经过数年的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与发展,胸腔镜手术技术已经成为胸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大多数的胸外科手术都可以通过腔镜完成,其中包括肺癌、食管癌根治等各种复杂的高难度手术。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优势明显:胸腔镜手术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康复速度加快、住院时间缩短、肺部及心血管并发症降低,切口的美观程度大大改善等。
随着微创手术设备的不断创新、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人们逐步对生活质量及美观的要求提高,微创手术未来发展向着更加微创方向不断发展。年Migliore首次报道单孔胸腔镜(single-port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single-portVATS)技术并应用于非复杂胸膜相关疾病(如良、恶性结节,胸腔积液和脓胸)的诊断及治疗,并预言随着胸腔镜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单孔胸腔镜技术应用于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将是简单、可靠的方法。在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研究中显示,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3切口效果相当,但在降低术后切口疼痛和胸壁感觉异常方面有明显优势。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单孔胸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更多胸外科疾病的诊治:如纵隔及肺结节、胸外伤、手汗症、肺癌肺叶切除等,并逐步应用于更为复杂的肺部手术:如年首次报道单孔胸腔镜手术肺段切除;年首次报道单孔胸腔镜手术右上肺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年首次报道单孔胸腔镜手术左上肺叶切除+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切除。
单孔胸腔镜手术应用的优点
单孔胸腔镜手术应用于胸部手术的初衷是因为传统3个小切口具有以下不足:(1)腋后线背部肌肉层次多、血供丰富,易出血且不易止血;(2)术后腋后线切口肌肉及神经受损伤,患者常疼痛感明显,且有感觉异常和运动轻度障碍;(3)肺良性疾病青年人多,过多的切口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大。因此,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设计取消了腋后线切口及腋中线观察孔切口,而相对延长腋前线切口,所有操作器械包括胸腔镜镜体均由一个操作孔进出。同时腋前线切口相对延长后,此部位多为肋间肌,胸壁肌肉层次少,易止血且弹性高,故不会对机体造成更大损伤,术后疼痛轻,对患者感觉和运动影响也较小。另外,切口选择时尽量选择相对隐匿的部位,如腋窝和乳房下缘,从而使得切口更加美观,也改善了手术对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影响。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对于心肺功能相对差的患者,单孔胸腔镜手术也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
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设计及其特点
分析现有文献,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设计总体遵循传统胸腔镜切口的设计原则,同时取消腋后线的副操作孔和胸腔镜观察孔,而将主操作孔下移1~2个肋间位于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据相关中心临床经验报道,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根据患者胸廓的特征,切口位置因人而异(如桶状胸等);(2)根据所应用的切割缝合器种类,也应适当调整切口位置;(3)切口距离病灶要远(腋中线和腋前线之间多用,第5、6肋间常用),不能距离病灶和操作部位太近,若太近,2~3种操作器械进入时,会相互干扰无法完成操作,同时切割缝合器钳口无法张开,因此要有一定距离,有时距离远一点更有利于操作;(4)操作孔要紧贴肋骨上缘,切要垂直,不要在皮下形成隧道,不利于器械进出,同时也限制器械操作的角度;(5)器械的选择也很重要,镜头最好选择30度镜,切割缝合器应根据具体操作角度灵活选择有无关节头(可旋转头)设计为佳。
单孔胸腔镜手术扶镜助手技巧
医院总院胸医院普胸外科在单孔胸腔镜手术方面的合作经验,总结出以“同侧、高位、单手、侧身”的手术扶镜方法,较大程度上改善了术者和助手手术中的不适感,保证了手术的流畅性。具体内容白癜风最好的医院郑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