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基层脑室穿刺临床诊疗指南

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操作规范

一、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

(1)神经系统X线检查,向脑室内注入对比剂或气体做脑室造影。

(2)抽取脑脊液标本行生化和细胞学检查等。

(3)鉴别脑积水的类型,常须做脑室及腰椎的双重穿刺测试脑室与蛛网膜下隙是否通畅。做脑室酚红(PSP)或靛胭脂试验等。

2.治疗性穿刺

(1)因脑积水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特别是抢救急性枕骨大孔疝导致呼吸功能障碍者,行脑室引流暂时缓解颅内压是一种急救性措施,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创造条件。

(2)脑室内出血的病人,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减轻脑室反应及防止脑室系统阻塞。

(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以改善手术区的暴露,常穿刺侧脑室,引流脑脊液。术后,尤其是在颅后窝术后,为解除反应性颅内高压,也常用侧脑室外引流。

(4)引流炎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药物以治疗颅内感染.

(5)做脑脊液分流手术时,将分流管脑室端置人侧脑室。

二、禁忌证

1.穿刺部位有明显感染者。如头皮感染、硬脑膜下积脓或脑脓肿病人,脑室穿刺可使感染向脑内扩散,且有脓肿破入脑室的危险。

2.有大脑半球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位于脑室附近时,做脑室穿刺可引起病变出血,必须十分慎重。

3.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禁做脑室穿刺。

4.严重颅高压,视力低于0.1者,穿刺须谨慎,因突然减压有失明危险。弥散性脑肿胀或脑水肿。脑室受压缩小者。穿刺困难。引流亦无价值。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1.依据病情及影像学检查选择穿刺部位,并测量进针深度。

(1)额角穿剌(穿刺侧脑室前角):常用于脑室造影及抢救性引流,亦可用于脑脊液分流术。颅骨钻孔部位位于发际内或冠状缝前2?2.5cm,中线旁开2?3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深度依据影像学资料测量而定。

(2)枕角穿刺(穿刺侧脑室三角区):常用于脑室造影、侧脑室-小脑延髄池分流术和颅后窝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持续性脑脊液引流。颅骨穿刺点位于枕外隆凸上方6?7cm,中线旁开3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同侧眉弓中点。深度依据影像学资料测量而定。

(3)侧脑室穿刺(穿刺侧脑室三角区):常用于脑室-心房分流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等。在外耳道上、后方各3cm处做颅骨钻孔后,用穿刺针垂直刺入。右利手者禁经左侧穿刺,因易造成感觉性失语。

(4)经前囟穿刺:适用于前囟未闭的婴幼儿。经前囟侧角的最外端穿剌,其方向与额入法相同。前囟大者与矢状面平行刺入。前囟小者,针尖稍向外侧。

2.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以尖刀在选好的穿刺部位刺一小孔。

3.以颅锥在穿刺部位锥透颅骨。以带管芯的穿刺针穿过骨孔,刺透硬脑膜,按上述方向逐渐进针,动作应平稳而缓慢,注意阻力的改变。至有脑脊液流出时,拔除管芯,外接引流管及引流瓶。固定穿刺管。

四、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切口各层和颅骨板障,避免感染扩散。

2.严格确定穿刺点和穿刺方向。

3.不要过快、过多释放脑脊液,以免引起颅内出血或小脑幕切迹上疝。

五、手术后并发症

1.切口不愈合,形成窦道。

2.感染扩散。

3.脑脊液漏。

4.周围脑组织损伤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5.颅内血肿。

6.癫痫。

低价(1-5元)高清手术视频获取请长按识别下面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mbc.com/jbyy/3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