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穿刺活检打移动靶北医三院柳晨如何

穿刺活检就像射击打靶一样,但不是固定的靶而是移动的靶。奥运会移动靶射击项目的冠军经常易主,就是因为打移动靶的变数非常大,肺穿刺活检的难度就在这里。

穿刺活检是怎样实施的

穿刺手术不像传统开刀手术一样可以直接看到人体内部的组织器官,而需要借助影像学成像来代替我们的眼睛,指导我们完成手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有超声引导和CT引导下穿刺两种方式。超声引导更适合浅表淋巴结和腹部的一些器官如肝脏、肾脏等;骨头、肺脏一般采取CT引导方式。以CT引导下肺部肿瘤穿刺活检为例:我们会让患者以一个舒适的体位,平静地躺或趴在CT扫描床上,对病变区域进行局部CT扫描,确认肿瘤的位置后,设计穿刺到肿瘤的路径和穿刺到肿瘤的哪一个部位。这个设计非常复杂,为确保在这个部位穿刺最有可能获取肿瘤标本,并且保证患者安全舒适,我们要考虑很多细节问题。

穿刺过程是分步进行的。在进行每个步骤前,医生都会告知患者接下来要做什么、可能会有什么不适的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样一步步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内部。当然,在穿刺时会打麻药,患者不会感到很痛苦。

和肝脏、骨骼的穿刺活检不同,我们认为肺是最复杂的穿刺活检部位,其中有几个难点:

第一,肺是一个因呼吸而不断活动的器官,在呼吸的过程中肺组织是一起一伏的,肿瘤也随之起伏,位置并不固定。实施穿刺活检手术期间为了让肺组织尽可能稳定,我们会让患者短时间憋住气。但患者在每次憋气时很难保证吸入气体的量完全一致,即使对没有疾病的成年人来讲也很难控制,这样就会造成穿刺时的误差。

第二,对于位处肺内深方的肿瘤,如果临近心脏和大血管部位,由于心脏持续跳动,肿瘤也会在肺内有一个活动范围,但CT只能扫描到其中某一个时刻的位置,医生需要抓住它的活动规律进行准确穿刺。这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过程。

第三,肺部穿刺活检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种类远远多于其它部位,受到并发症引起的不适感觉的刺激,患者的配合度可能会下降,穿刺操作也要及时、适时调整。

综上所述:肺的穿刺活检是在一定的动态规律下完成的,不像做骨穿刺一样把骨头固定在扫描床上就可以非常精准地完成。我们经常打一个比喻:穿刺活检就像射击打靶一样,但肺不是固定的靶而是移动的靶。奥运会移动靶射击项目的冠军经常易主,就是因为打移动靶的变数非常大,肺穿刺活检的难度就在这里。

我们通过穿刺活检取得肺肿瘤标本之后,将其送到病理科进行甄别和检测,不同需求的患者检测的项目不一样,对后续治疗的指导意义也不同。

穿刺会造成癌症的转移吗?

有很多患者不愿意穿刺活检,其实最担心的一点就是穿刺后会发生癌症的转移。在穿刺过程中会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避免?

这个误区的形成实际上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很多老百姓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肿瘤最好不要去动,一动就会生长得非常迅速,就会发生转移。当然大家认为穿刺也是一种刺激,所以经常会有人说,做了穿刺一定会造成转移。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这个误区,为什么患者会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在二十年以前穿刺这项技术就存在于临床当中,但那时的肺癌患者不像现在,会做一个PET-CT评估全身有没有转移。以前的临床检查做得并不很全面,可能只拿到一个普通CT片子就做了穿刺活检,而这时候身体上可能已经发生了肿瘤的转移,只是没有表现出症状。那么在做完穿刺活检后的一段时间里,转移的肿瘤细胞在身体的其它部位继续生长,并且表现出了症状,这时再做检查才发现了肿瘤的转移,由于这些部位在穿刺之前并没有进行影像学检查,患者自然而然认为是穿刺造成了肿瘤的转移。如今医学的发展已经对这种误区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另外我们的穿刺针进入到瘤体里,再把标本取出来的过程中,大家认为避免不了“拔起萝卜带出泥”的现象,这点可以从两方面解释让大家安心。

第一,人体血液循环中本身有很多的肿瘤细胞,即使正常人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肿瘤细胞会被人体的“清道夫”——免疫系统清除掉,并不表现为肿瘤。肿瘤患者通过穿刺针带出来的肿瘤细胞非常非常少,远远达不到人体正常血液循环中的数量,所以造成转移的几率微乎其微。

第二,在最近的十年内,穿刺活检的理念和所用的器械也在发展中做了改进。我们在穿刺取材的装置外面加了一个保护装置,真正取材的器械像我们的圆珠笔一样,笔头贴到肿瘤表面后,一按开关让里面的笔芯穿刺到肿瘤里面,取材结束后“笔芯”会退回到圆珠笔的外壳中。这个外壳就是一个保护通道,不进入瘤体,这样在穿刺针拔出的过程中,就避免了肿瘤细胞的外漏,对人体做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基于这几点,我认为从理论上,现在的穿刺技术、理念还有器械几乎不会发生把肿瘤细胞带到人体正常组织上,从而导致转移的情况。当然即使带出来很小的一部分肿瘤细胞也不足以造成转移,这一点我觉得大家可以放心。

已经得了肿瘤的患者他的免疫系统不足以清除带出的这些肿瘤细胞?

在做穿刺活检之前我们会明确这个患者的癌症分期:如果是一个中晚期的患者,因为他本身已经发生了区域或者远处的转移,我们在做完穿刺活检后,即使因为带出少量癌细胞发生了转移,也不会影响患者对于后期治疗方式的选择。

对于早期的患者就需要格外的小心,需要考虑穿刺活检过程中可能会带出一些癌细胞。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对穿刺针的通道做一些特殊处理,比如在其中注射一些可以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或者用射频消融的方式,对所有的穿刺通道做热消融,将肿瘤细胞杀死在通道当中。

如果有些地区技术达不到上述标准,穿刺的时候带出一些肿瘤细胞到别的地方,并且没有对这条通道进行清扫,那么出现什么症状的时候要考虑是肿瘤发生了转移?

这时候有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表现,只是在复查CT的时候,发现在当时穿刺肺叶的通道中,出现一条像细线一样的小颗粒、小结节,因为结节很小,所以不会引起患者的任何症状。

另外一种是有症状的表现。穿刺针马上要拔出人体时,肿瘤细胞在患者的肌肉、皮肤下安营扎寨生长了起来,这时皮下会出现可以触及的,像小淋巴结一样硬硬的小疙瘩,早期通过触摸可以发现。这时就要及时就医了。

(文章摘自“好大夫在线”专家访谈)









































鍐呭績寮哄ぇ鍒板簳鏄竴绉嶆庢牱鐨勪綋楠?
鍚堢鏄竴绉嶅揩涔愮殑浣撻獙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mbc.com/jbyy/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