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相关知识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

对于许多肾功能障碍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维持生命的必由之路,一条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完成透析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通路狭窄却紧紧扼住了患者的命脉。很多患者就是因自身原因发生了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少,不能进行透析治疗。以往这种情况只能放弃内瘘,尝试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治疗。但是,目前国际上还是以患者自身血管的动静脉内瘘为首选透析血管通路,因为导管具有易感染、不美观等多种缺点。

内瘘是什么?

慢性肾脏病终末期会造成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终生肾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治疗是很多患者选择的肾替代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患者一周需要进行3次血液透析治疗,一旦间断而无其它代替途径,患者将出现生命危险。

顺利的血液透析必须依赖通畅的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需要将皮下相近的一条动脉及一条静脉相连,使用人工的方法在体内让动静脉间直通管道,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最佳血管通路,被誉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动静脉内瘘狭窄又是什么?

动静脉内瘘狭窄发生率却很高。动静脉内瘘狭窄会造成血管通路血流量减低,透析效果变差,患者体内的“毒素”、水分逐步积累,患者逐渐出现水肿,呼吸困难,甚至会危及生命。

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治疗方法

解决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

1、切除狭窄段或重新造瘘

切除狭窄段或重新造瘘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但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其肢体上可供手术的血管资源罕见,重新造瘘不易,且对肢体损伤较大。

2、内瘘球囊扩张手术

超声引导下内瘘血管球囊扩张术(PTA术):内瘘狭窄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PTA术通过皮肤穿刺血管,置入血管鞘,在超声适时引导下将导丝导管通过内瘘狭窄病变处,对血管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恢复正常血管管径,能有效地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球囊扩张术后能立即使用内瘘,避免中心静脉插管作为过渡。临床手术成功率高于90%。

内瘘球囊扩张手术可以在超声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进行,两者并发症风险及远期通畅率并无显著差异。而超声引导下PTA相对于DSA引导下PTA更具以下优势

(1)不用特殊的设备及场地,在超声室或普通手术室即可完成。

(2)手术全程无射线。

(3)避免使用造影剂使患者面临过敏及残肾功能损伤的风险。

(4)手术时间更短。

(5)超声可以实时引导微穿针穿刺血管建立治疗入路。

(6)超声可以精确测量病变相邻正常血管内径,有助于选择大小合适的球囊。

(7)超声引导可实时显示手术情况,如发生并发症可立即进行处理。

内瘘球囊扩张术优点

1.该手术全程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导管技术进行血管狭窄再扩张,与传统手术相比,它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不消耗血管资源、术后即可使用等优点。

2.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介入(DSA)相比,它无辐射伤害、无需造影剂、费用相对较低等优势。

3.整个手术过程历时约1小时,原本狭窄的血管通路重获新生。术后,患者内瘘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量明显增大,又可以满足患者的透析需求了。这项新技术将为我市及周边地区内瘘血管狭窄患者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好地为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保驾护航!

4.内瘘球囊扩张术术后就能使用,非常方便患者,延长患者生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动静脉内瘘栓塞球囊扩张

术前术后指导

术前评估:

需要进行动静脉内瘘血管CTA检查(CT静脉血管造影),彩超。设计手术方案,入路选择,麻醉方式。

术后一般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在健测测量血

压、抽血、输血,输液等治疗。

2经常巡视患者,密切注意内瘘搏动和杂音的情况,观察穿刺处辅料有无渗血和血肿。

术后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

由于术中球囊扩张自体血管时会引起疼痛,加上术中出血等,患者产生焦虑,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询问和倾听患者的感受并鼓励患者,使患者情绪稳定,得到放松,保证透析的顺利实施。

术后血液透析的护理

内瘘的护理:穿刺时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血透结束后若内瘘血管按压不当可导致血肿、内瘘闭塞。

自体血管内瘘,应给以加压包扎,按压时间:10min。如出现皮下血肿,采用无菌小纱布块或棉球按压血管穿刺点,采取两指按压10^15min,按压强度以能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又无出血为宜。内瘘血止后更换无菌辅料,弹力绷带包扎,包扎后再次评估内瘘杂音。

出血的监测和预防:由于术中已经使用肝素治疗,为减少透析中出血的风险,我们采取仅用维持量肝素透析。血透过程中,每30min观察穿刺点、牙龈、皮肤、鼻腔等有无出血。

定期复查:

加强对内瘘的评估和保护,对人造血管和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常规,每三个月进行内瘘彩超检査,如果血液透析中岀现血流量不足静脉压升高等情况,及时做内瘘彩超检査,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及早进行治疗。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mbc.com/jbyy/1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