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大家介绍肾造瘘相关内容
肾造瘘的适应症(INR1.5,血小板50是红线)
1.肾积水,泌尿系梗阻
2.泌尿系感染
3.泌尿系结石术前造瘘
4.尿瘘
造瘘方法(肾造瘘常规俯卧位)
1.超声引导
2.透视引导
先讲超声引导
穿刺肾脏前,必须掌握的是肾脏血管分布,肾动脉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行程较长,后支较短。因此前后支吻合的区域为肾脏后外侧方,从上至下在该区域形成一条带状区域,该区域由于是前后支吻合处,血管细小。故称为无血管区,英文称作Brodle区
此外,集合系统距离肾被膜最近处为肾盏,因此肾脏后盏为最佳穿刺部位,因为穿刺针经过的肾脏实质最短。因此,穿刺目标区域应该是无血管区的后盏
相当于腋后线区域,或者腋后线/肩胛后线的中点
上盏穿刺可以增加气胸的风险,因为后肋膈角位置最低,可以到12肋以下
超声引导下采用18G或21G针穿刺肾脏的后盏,最好是中下盏,然后按照顺序完成后续操作
第二种方法为透视引导法
常常采用双针法,所谓双针法,即采用21G或22G穿刺针,在透视引导下盲穿肾盂区域,进针点为后背部肾区,回抽取得尿液后,注入对比剂显示肾脏集合系统,确认没有造影剂外溢,也没有血管显示后。经穿刺针注入空气约8mL
此时,碘对比剂显示前盏,空气对比剂显示后盏。然后调整球管角度,以目标后盏--皮肤进针点--球管三点一线穿刺。然后按顺序完成后续操作
以上为积水肾脏的肾造瘘管植入方法
无肾积水患者肾造瘘
包括以下适应症
1.手术、放疗、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尿瘘
2.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
无肾积水肾脏的肾造瘘也分为超声引导和透视引导两种方法
患者准备类似,INR及血小板达标。穿刺目标肾盏为后盏无血管区,患者俯卧位
排除高血压,心衰,肾功能不全患者。静脉快速注入mL生理盐水并静脉推注速尿40mg。超声检测后盏大小,当后盏可见且大于5mm时,可以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步骤同前
下面介绍透视引导法
首先排除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值必须低于1.5mg/ml,即.6μmol/L。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将穿刺针和导管准备就绪
拍摄肾区点片,静脉快速注入碘对比剂75mL至mL。等待肾脏集合系统显示,显示满意时,经双侧后背部肾区采用21G穿刺针垂直穿刺双侧肾盂
穿刺成功后,依次采用上述两针法,植入肾造瘘导管。当然这是双侧同时植入肾造瘘病例的做法
对于无积水系统的肾造瘘,还有以下辅助定位方法
如果患者泌尿系有双J管,或者有结石存留,可以作为定位标志
如果泌尿科能够帮忙进行输尿管插管,则可以从下面注入对比剂定位
希望有帮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