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小心胰腺炎
在节日期间家庭聚会、朋友应酬不少,在酒席之上有时也难免要多喝几杯,但有的人酒后会突然出现上腹痛的情况。腹部疼痛中,比较危险的一种就是胰腺炎的发作。饮食是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部分,做好饮食功课对于病情康复大有帮助。那么,胰腺炎患者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饮食该如何安排?有何注意事项?
罗蒙教授提示:
患者暴饮暴食,吃了不少高脂肪食物,加重胰腺的负担,诱发了胰腺炎。据统计,2/3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患有胆结石。这些人群进食了高油脂饮食后会引起胆囊强烈收缩,小结石会被挤压进胆道。胆管和胰管共用一个“门”将胆汁和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排到肠中,如果这石头卡在这个门口,使胆汁胰液排不出去,分泌过多的胆汁可通过胆总管反流入胰管。由于胆汁和十二指肠液可激活胰腺的各种消化酶,引发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腹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了胰腺“消化自身”。急性胰腺炎主要还是“祸从口入”,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大量酒菜刺激胰腺,使之分泌大量消化液的来消化食物,同时酒精会导致胰腺开口水肿和痉挛,分泌的消化液排泄不畅,使原本用来消化食物的胰消化酶在胰腺里就被激活,结果把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掉,这就产生了急性胰腺炎。
如何辨别急性胰腺炎和胃痛?
急性胰腺炎与一般的胃疼不同。胃疼多为绞痛,即感觉肠子像拧麻花一样,多为阵发性,同时可感到肠子咕噜咕噜地运动;而急性胰腺炎多为腹部持续、剧烈疼痛。一般在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后造成胰腺的自身消化破坏而引起。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
胰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有“癌王”之称,随着近些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的该病,胰腺癌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多,而胰腺癌的症状与胰腺炎的症状非常相似,因此临床上极易混淆。
有研究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中,尤其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认为有不少胰腺癌隐藏在慢性胰腺炎征象之中。另外,胰腺癌也会引起慢性胰腺炎及钙化,二者病变均多发生于胰头部。
慢性胰腺炎的日常随访还是比较重要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应该医院做相关检查比如B超,肿瘤指标等,当症状出现变化时,尤其应及时就诊。
急性胰腺炎恢复期应随访
如今的医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急性胰腺炎已经有非常好的疗效,医院的治疗后病情都会有所缓解的。但是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疗出院后,即使已恢复正常饮食,也并不意味着完全康复。因此,术后的恢复、调理、随访非常重要。
及时去除病因:在我国大多数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疾病引起,因此待急性胰腺炎病情稳定、病人全身情况逐渐好转后,即应积极治疗胆道结石。酒精性胰腺炎病人,首要的是禁酒。暴饮暴食导致胰腺炎者,应避免重蹈覆辙。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者,应长期服降脂药,并摄入低脂、清淡饮食。
定期随访,防止并发症:胰腺炎恢复期,炎症只是局限化了,而炎性渗出物往往需要3~6个月才能完全被吸收。在此期间,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胰腺囊肿、胰瘘等并发症。这需要定期随访。
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罗蒙教授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北院)
贵州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