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胆道系统
一、胆管
胆道是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输送至十二指肠的管道。肝内各级胆管和相应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支伴行于Glisson鞘内,并逐步汇成肝左右管,直至肝门附近汇合成为肝总管。肝总管行走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直径为0.4~0.6cm,长为2~4cm,下端与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胆总管长为4~9cm,个体间差异较大,直径一般为0.6~0.8cm。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总管位于肝固有动脉右侧,门静脉则位于两者后方。胆总管中下段向下绕过十二指肠上部后方,经胰头后方胆管沟或穿胰腺实质进入十二指肠降部左后壁(图1-7)。80%~85%的人胆总管与主胰管在肠壁内汇合形成膨大的肝胰壶腹(法特壶腹,Vater壶腹)再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周围有Oddi括约肌向肠腔鼓出,形成十二指肠黏膜乳头样突起。另有15%~20%的胆总管与主胰管则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胆管如显示,在CT上为小点状低密度,MRI上T1多为低信号,T2则为高信号(图1-8)。
二、胆囊
胆囊位于肝左右叶交界下面的胆囊窝内,为一卵圆形囊状器官。胆囊壁薄且均匀,为1~2mm。当其充盈时为梨形,容量为40~60ml,但餐后检查,胆囊明显缩小,甚至观察不清(图1-9)。胆囊分成底、体和颈三部:膨大的盲端叫做底部;向上延长部分为体部;体部向上弯曲变窄处构成颈部。胆囊管为颈部直接延续,直径为2~3mm,长为3~4cm,其黏膜近胆囊颈侧呈螺旋状突入管腔,而靠胆总管侧则较平滑,胆囊管的行程及终点变异均较大。MRI上,胆囊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T1加权则因其内容物性质不同而变化。如水分较多,T1为低信号,胆汁浓缩后,胆固醇等成分相对升高,T1表现为高信号(图1-10)。
内容摘自于《腹部影像诊断必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济源二院齐豫生编辑审校
▼更多精彩推荐,请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