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保健消化科收治一名进行性延髓麻痹的病人,该患者是一名72岁的老年女性,1年前开始出现饮水呛咳,后逐渐进展到进食进水困难,畏食、畏水,出现明显消瘦伴乏力,体重下降近20斤。患者非常痛苦,家属也万分着急,经多方了解,找到我科褚传莲主任医师。
褚主任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检检查,并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后,决定为患者进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褚主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该手术的具体流程、可能出现风险,耐心解释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最终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于5月18日在胃镜室由褚传莲主任医师操作,医院内镜室于涛主任指导,约20分钟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给予患者积极护理,恢复良好,经PEG管进食后,患者没有明显不适,体力较前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手术非常满意,现已康复出院。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是指在内窥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营养液通过造瘘管直接输注到胃内,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由于PEG手术具有安全、简便、快捷、经济等特点,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是目前中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PEG相较于鼻胃管,具有不损伤食道、无肺和咽喉部的并发症、不增加发生鼻窦炎的危险性,适用于长期放置(可半年到一年换管)。另外,由于管道位于腹部,不影响形象,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与外科造瘘术相比,PEG创伤更小,操作简便,大部分患者可不必进行麻醉,这对于虚弱的病人更加重要。置管后进行喂养时间更早、并发症更少、费用更低廉。PEG不但可以发挥长期肠内营养的作用,还可以在一些特殊病人的围手术期应用,也可以发挥胃肠减压作用。
PEG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适应症: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障碍者;如中枢性麻痹、脑卒中、脑外伤、痴呆等;2.头颈部肿瘤(鼻咽、口腔)放疗或手术前后;3.食管穿孔、食管瘘、食管广泛瘢痕形成摄入不足;如烧伤、AIDS、厌食、骨髓移植者;4.各种原因所致持续、顽固呕吐等导致经口进食障碍、但胃肠功能正常、需长期管饲营养支持或需长期胃肠减压者。现在,PEG适应症不断扩大,已经应用于烧伤、食管癌、头颈部癌等人群,甚至严重的颌面部创伤患者也能从PEG中获益。任何操作都是有其局限性的,同样PEG也有以下禁忌症:不能通过胃镜;生存时间不超过数天或数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操作中胃腔经充气后不能保证胃壁与腹壁紧密接触等。
PEG术作为一种为不能经口维持足够营养而胃肠功能正常的病人提供营养通道的微创技术,具有安全、简便、经济、病人痛苦小,易于护理、可长期带管等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保健消化科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