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普通外科
三镜联合微创技术成为胆系结石治疗的优势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指输送胆汁的胆管内和储存胆汁的胆囊内形成的结石,近年来胆石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胆管结石造成梗阻对人体危害很大。结石如阻塞在胆总管或胆囊颈管,并伴发细菌感染,就会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胆囊炎,部分结石还会引起危害较大的胆源性胰腺炎,严重时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所以发病后应及时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有消炎、利胆等,效果不确切,延误病情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胆石症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传统的方法是急诊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是,因患者急诊入院,炎症较重,术中寻找胆总管困难,出血、胆瘘、胆囊颈残留等并发症出现机会较多,加上患者带T管时间长、需二次住院拔管等诸多问题,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很多烦恼。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技术在胆道疾病中已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是对胃肠道的干扰较小,术后肠蠕动恢复快,术后12-24h即可进食水,下床活动;二是腹腔切口很小,腔镜下解剖清晰、损伤小、术中失血少,不仅减少了手术创伤与应激,而且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是开腹手术无法相比的;三是减少了因切口引起的肠管粘连所致慢性腹胀、腹痛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LC技术的开展带来了胆系结石治疗的第二次革命,胆总管结石由此进入了无需开腹手术的时代。
胆道镜可直观检查胆道内的情况,术中、术后完成较深部位结石的取出,可疑病灶进行活检,胆道狭窄扩张,置管等多种治疗。
十二指肠镜技术(主要是ERCP胆道取石)是一种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可在镜下完成造影、乳头切开、取石、活检、支架放置、及引流等治疗,ERCP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或无创。
胆系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症水肿,肝肾功能重度损害等造成患者疾病入院时处于危重状态,急诊手术给麻醉、手术、术后恢复造成极大的风险,尤其是年老体弱、多器官功能不佳的患者,PTCD/PTGD利用几乎无创的方法急诊在胆道或胆囊内置入多侧孔猪尾型引流管,达到及时引流减压,控制感染,肝功能迅速恢复,病情转危为安,给手术创造机会或者降低急诊手术带来的风险,给不能手术的心梗、脑梗等患者以生存的机会。
胆石症的三镜联合治疗在各市级单位或县级单位受医疗设备、三镜技术难度大、介入技术未掌握及多科室协作障碍等原因的限制,开展项目和水平参差不齐,能开展的单位又存在多科室分别掌握1-2种技术,不能合理应用,适应症选择不当,或联合应用障碍,致使患者疾病不能得到最佳治疗,限制了三镜联合治疗胆石症的优势发挥。
医院拥有世界先进的排螺旋CT、USG、MR、DSA等影像诊断设备,能对胆石症作出准确的诊断,三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齐聚于医院普通外科,已有多名医师在北京、医院研修学习,不但有着传统的外科支柱并且本科室医师有熟练的三镜治疗和PTCD/PTGD治疗的技术,成为了本地区掌握胆系结石微创治疗技术种类最齐全的科室,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胆道疾病微创诊疗体系,能选择恰当的术式,并且高水平地开展LC+胆道镜胆管取石,ERCP+LC,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PTCD取石通道的建立与取石,PTCD+ERCP联合会师术等高难度术式,对入院时不能耐受上述手术的急危重患者首先行PTCD、PTGD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然后待患者多器官功能好转后再行上述手术治疗。多种手术方法联合应用为胆石症治疗开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发挥各自优势,联合使用优势互补,治疗最优化,极大地提高了胆石症的治疗效果,使用微创技术能为90%以上胆石症患者解除病痛,使微创手术更完美、疾病治疗更安全。目前普通外科每年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余例,ERCP胆道取石手术余例,胆道镜胆管取石余例,其中三镜联合手术余例,均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达%,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武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