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营养支持和抗生素应用比较
一、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biliarypancreatitis,ABP)的内镜治疗
胆管结石的持续存在可使部分AP患者胰管和胆道梗阻,ERCP—方面可以解除结石导致的梗阻,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术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ABP患者行ERCP的时机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认为对于怀疑或已经证实的ABP患者,如果符合重症指标,和/或有胆管炎、黄疸、胆总管扩张者,应行鼻胆管引流或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源性SAP发病的48~72h内为行ERCP最佳时机,而胆源性MAP于住院期间均可行ERCP治疗。
ACG和IAP/APA则严格限定了AP患者行ERCP的指征及时间:仅推荐合并急性胆管炎的AP患者住院后24h内行ERCP检查。同时提出非甾体抗炎药和胰管支架能够降低ERCP术后严重胰腺炎的风险。
二、AP外科干预的治疗原则
外科干预的时机和方式始终是AP临床诊治的热点,也是外科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学科联合和微创化是目前AP患者外科治疗的新亮点。
各国专家一致认为ABP患者在胰腺炎恢复后应“尽早”行胆囊切除术,但具体的手术时间却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应待患者出院后1~3个月再行手术治疗,以降低AP水肿、黏连引起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另一部分学者建议轻症ABP在行ERCP的基础上,于本次住院期间行胆囊切除术,以减少恢复期间出现胰腺炎或急性胆管炎的风险。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并未就ABP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时机达成共识,而ACG、IAP/APA均推荐轻症ABP患者在本次住院期间行胆囊切除术,以减少胆源性胰腺炎复发可能;对于重症ABP患者则推荐延迟胆囊切除术(≥发病后6周),待急性炎症消退、胰周积液吸收、病情稳定后再行胆囊切除术,以减少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
对于无症状的无菌性坏死,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保守治疗。IAP/APA指出对于特定的无菌性坏死也可以考虑介入或外科干预:(1)包裹性坏死,占位效应引起的进行性胃肠、胆道梗阻;(2)坏死性积液虽无感染征象,但伴有持续的疼痛,考虑胰管离断综合征。
对于高度怀疑感染或已证实感染的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首先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疗一段时期,可能有效清除感染源或为手术提供过渡,对患者有利。《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ACG均提出外科引流应推迟至发病4周后,以给坏死灶液化和周围纤维囊壁形成留出时间,并且认为微创方式优于开放手术。IAP/APA则给出了详细的治疗策略:认为外科干预应遵循step-up原则,首选经皮或后腹膜穿刺置管引流或内镜下的透壁引流,如有必要再采取内镜或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须要指出的是:胰腺坏死物周围毗邻复杂,大血管密布,如不能够一次性彻底清除将会增加术后胰瘘、感染、出血、甚至死亡的风险。对于面积大、坏死病灶多的患者,微创治疗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此时选择直视下的开放手术可能存在优势。因此,微创治疗仍要充分考虑坏死物的范围和液化状态。
三、小结
循证性指南的推出为AP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也为临床交流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但仍须客观评价、正确理解国外的指南意见,因为任何指南均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时效性。我国的学者参与了国际性指南的制订,这标志着中国的胰腺炎诊治水平已位于国际前沿,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的更新工作。
原标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处理:国内外主要指南的比较和解读》;作者:中国医医院张太平曹喆赵玉沛;《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0卷第8期
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