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胃肠超声分享72经肛超声诊断直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胃肠超声学组分享

经肛超声诊断直肠骶前瘘作者:贺雪梅

单位:重庆医院超声科

男性患者,51岁,因确诊直肠腺癌(术前评估PT4N1,行2周期化疗后)于-10月行“直肠前切术+预防性回肠造瘘”术。年3月欲行造口还纳术,因MRI发现骶前脓肿,未果。8月拟再次手术,术前检查发现如下:屈膝,左侧卧位扫查:经肛超声动态扫查发现距肛缘50-60mm处直肠后壁区域探及片状弱回声区,延伸至距肛缘80-90mm处,于距肛缘80-90mm处见一宽约2mm的窄带状弱回声与直肠后壁弱回声区域相通,(图1.箭头所示),探头加压观察发现弱回声呈细线状流动。结论:直肠骶前瘘伴局部积脓可能。声像图如下:

图1.经肛检查直肠声像图

MRI扫查发现:直肠中下段肠壁稍肿胀,距肛缘约6cm处直肠后壁条状低信号影,向骶前延伸,其后方骶前软组织明显增厚、纤维化伴局限性液气腔形成,直肠-骶前瘘?图像如下:

图2.MRI检查图像

1.骶骨,2.液气腔,3.直肠

经治疗后,于年7月行回肠造口还纳术。术后病检:送检组织(回肠造瘘口)提示肉芽组织增生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目前临床上应用于瘘管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主要有:瘘管X线造影,直肠腔内超声,CT与核磁共振等,其中直肠腔内超声和核磁共振是应用较多的检查方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成像具有实时性,可显示瘘管的走行、瘘管数量及分布和位置等。结合超声造影和三维超声技术,瘘管的显示率超过90%[1-4]。核磁共振检查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磁共振与直肠腔内超声在瘘管诊断方面有着相似的准确性与灵敏度[5],较高的特异度,但是检查费用高出经肛腔内超声约4-5倍。

[1]叶丽娥,任伟涛,陈小燕,常建东.双平面腔内超声联合新型微泡显影剂超声造影诊断肛瘘内口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16(06):-.

[2]胡小祥,李龙,徐蕾.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联合瘘管造影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55(31):92-94+.

[3]NagendranathC,SaravananMN,SridharC,etal.Peroxide-enhancedendoanalultrasoundinpreoperativeassessmentof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mbc.com/jbzl/1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