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病情较重者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并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
二、临床表现
AP的主要症状多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常伴有腹胀及恶心呕吐。临床体征轻者仅表现为轻压痛,重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偶见腰肋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er征)和脐周皮下淤斑征(Cullen征)。腹部因液体积聚或假性囊肿形成可触及肿块。可以并发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也可伴有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
三、AP的类型
1病理分型
1.1间质水肿型胰腺炎(interstitialedematouspancreatitis)
多数AP病人由于炎性水肿引起弥漫性或局限性胰腺肿大,CT表现为胰腺实质均匀强化,但胰周脂肪间隙模糊,可伴有胰周积液。
1.2坏死型胰腺炎(necrotizingpancreatitis)
部分AP病人伴有胰腺实质和(或)胰周组织坏死。胰腺灌注损伤和胰周坏死的演变需要数天,早期增强CT有可能低估胰腺及胰周坏死的程度,起病1周后的增强CT更有价值。
2严重程度分级
2.1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acutepancreatitis,MAP)
占AP的多数,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病死率极低。
2.2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severeacutepancreatitis,MSAP)
伴有一过性(≤48h)的器官功能障碍。早期病死率低,后期如坏死组织合并感染,病死率增高。
2.3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
约占AP的5%~10%,伴有持续(48h)的器官功能衰竭。SAP早期病死率高,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更高。
四、AP的病程分期
1早期(急性期)
发病至2周,此期以SIRS和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构成第一个死亡高峰。治疗的重点是加强重症监护、稳定内环境及器官功能保护。
2中期(演进期)
发病2~4周,以胰周液体积聚或坏死性液体积聚为主要表现。此期坏死灶多为无菌性,也可能合并感染。此期治疗的重点是感染的综合防治。
3后期(感染期)
发病4周以后,可发生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合并感染、全身细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等,继而可引起感染性出血、消化道瘘等并发症。
五、治疗
1针对病因的治疗
1.1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胆石症是目前国内AP的主要致病因素,凡有胆道结石梗阻者需要及时解除梗阻,治疗方式包括经内镜或手术治疗。有胆囊结石的轻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应在病情控制后尽早行胆囊切除术;而坏死性胰腺炎病人可在后期行坏死组织清除术时一并处理或病情控制后择期处理。
1.2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并静脉乳糜状血或血甘油三酯>11.3mmol/L可明确诊断,需要短时间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尽量降至5.65mmol/L以下。这类病人要限用脂肪乳剂,避免应用可能升高血脂的药物。治疗上可以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或血脂吸附和血浆置换快速降脂。
1.3其他病因高血钙性胰腺炎
多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需要行降钙治疗。胰腺解剖和生理异常、药物、胰腺肿瘤等原因引起者予以对应处理。
2非手术治疗
2.1一般治疗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包括解痉、镇痛、蛋白酶抑制剂和胰酶抑制治疗,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2.2液体复苏及重症监护治疗
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加强监护治疗是早期治疗的重点,由于SIRS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CLS),导致血液成分大量渗出,造成血容量丢失与血液浓缩。复苏液首选乳酸林格液,对于需要快速复苏的病人可适量选用代血浆制剂。扩容治疗需避免液体复苏不足或过度,可通过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或肺毛细血管楔压(PWCP)、心率、血压、尿量、红细胞比容(HCT)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作为指导。
2.3器官功能的维护治疗
(1)针对呼吸衰竭的治疗: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结果,必要时应用机械通气。(2)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早期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容量复苏等支持治疗,稳定血流动力学;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3)其他器官功能的支持:如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可予以保肝药物,急性胃黏膜损伤需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2.4营养支持
肠功能恢复前,可酌情选用肠外营养;一旦肠功能恢复,就要尽早进行肠内营养。采用鼻空肠管或鼻胃管输注法,注意营养制剂的配方、温度、浓度和输注速度,并依据耐受情况进行调整。
2.5抗生素应用
AP病人不推荐静脉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针对部分易感人群(如胆道梗阻、高龄、免疫低下等)可能发生的肠源性细菌易位,可选择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甲硝唑等预防感染。
2.6中药治疗
可以使用中医中药治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胰腺炎症的吸收,包括理气攻下的中药内服、外敷或灌肠等。
3ACS的治疗
ACS的治疗原则是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缓解腹内压,包括胃肠道减压及导泻、镇痛镇静、使用肌松剂及床边血滤减轻组织水肿,B超或CT引导下腹腔内与腹膜后引流减轻腹腔压力。不建议在AP早期将ACS作为开腹手术的指征。
4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针对胰腺局部并发症继发感染或产生压迫症状,如消化道梗阻、胆道梗阻等,以及胰瘘、消化道瘘、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等其他并发症。胰腺及胰周无菌性坏死积液无症状者无需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王春友
拜善晟说胆结石和酒精滥用是长期已确定的风险因素,但是一些新的原因连同病理生理学新方面一起出现,提高了对这种疾病的认识。由于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增加,加强了对急性胰腺炎有效管理的需求。
拜善晟∣一个有用的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