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亮亮从外表看与正常人无异,但却已是一名“老病号”。2年前,他连续多日出现呕血、黑便等,最终确诊为一种儿童少见的严重疾病——门静脉高压症。在家乡广西柳州,亮亮医院,但治疗效果始终不佳。没想到,在上个月底,来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广妇儿”)的专家来到当地,为亮亮和另外一名门静脉高压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12月27日是广州市妇女医院(下称“医院”)揭牌一周年。亮亮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就是得益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如今,医院发展成为区域内儿科学专科体系齐医院。这一年,它是如何建设的?南方+记者走访医院,一探究竟。广州市妇女医院。“患者不动专家动”“这种病还挺吓人的,孩子会随时发病,根本预防不了。”亮亮爸爸说,门静脉高压症在儿童群体中较为罕见。虽然他带着亮亮医院,病历、检查单摞起来有20厘米高,但病根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门静脉是肝脏的重要血流通道,主要回收来自腹腔脏器的血液。如果门静脉系统由于各种原因血流受阻,那么门静脉及属支压力会升高,继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由于广西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儿童患者赴粤就医现象突出。最终,亮亮和父母来到广妇儿,找到在治疗门静脉高压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肝胆外科主任温哲。“我们科室大概有三成的患者是外省的,来一趟很不方便。有些患儿过来看病,还会有两三个家长陪着,住宿和交通的花费也高。”温哲表示,当地医疗条件允许的话,在当地接受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医院,向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薄弱地区输出优质医疗资源,带动区域医疗服务发展,就能形成“大病不出省”的就医新格局。“患者不动医生动,既减少了跨省就医的麻烦,还能降低患者的就医费用。”11月末,温哲赶赴医院,为亮亮和另外一名门静脉高压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广妇儿主任、院长周文浩介绍,截至目前,医院派出帮扶专家48名,派到柳州开展各类门诊手术、医院管理指导的专家突破人次,有效提升了区域内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和水平。据统计,广妇儿驻柳专家成功开展22例广西地区儿科首个手术,如小儿腭裂手术、新生儿梨状隐窝瘘内瘘口封堵术、新生儿复杂先心手术等,救治最低龄的患儿仅出生2天,刷新了救治患儿最小年龄纪录。既是医生,也是老师“培养本土的专家,医院的‘王道’。”广州市妇女医院执行院长杨思达表示,广妇儿为柳州量身定制了医学专科发展规划,通过管理平移、技术平移、品牌平移,快速、精准地在柳州实施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广妇医院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面对患者,他们是医生;医院的医务人员,他们是老师。近一年,广妇儿驻柳专家编制了20个儿科学专科发展计划,涉及儿童呼吸专科、儿童骨科、儿童神经专科等多个专科。今年2月,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田杨作为驻柳专家来到柳州。除了日常看诊,他还积极承担起培训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刚开始我有点着急,总想着让他们三个月学会什么,半年学会什么,一年后就交卷子。”田杨说,但他想起来自己也并非是一年半载就学成的。因此,他及时调整了培训计划,先让当地医务人员打好基础,学习诊疗指导方案,再将实践经验总结成理论。曾有一名当地医生感叹道,以前碰到有些疑难杂症,虽然他很想帮患者治疗,但基于没有治疗过或治疗的次数较少,他只能建议患者出省找更好的专家看病。如今,广妇儿的驻柳专家会教理论、教技术,通过学习和时间,他们再遇见类似的患者,也懂得如何治疗了。据医院统计,医院四级手术工作量台,占比8.71%,在柳成功救治19例原需医院治疗的疑难复杂疾病患者。广州市妇女医院。加强小儿外科专科建设近日,国家医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柳州举行。会上,广妇儿、首都医科医院、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小儿外科多中心研究合作签约仪式。温哲介绍,9家医疗机构将围绕单孔机器人开展小儿外科微创手术、改善胆道闭锁患儿预后效果两大方面进行研究。“多中心研究具有研究质量更高、普适性更强的优势。希望带动小儿外科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医院小儿外科手术和疾病早诊能力的提升。”他说。周文浩表示,专医院建成区内完善的儿科病区,提升了区域内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和水平,也把先进的管理模式、办医理念文化、人才培养路径带到了柳州,解决了患者“急难愁盼”问题,有效降低跨区域就医比例。未来,广妇儿不仅会加大输出力度,增派帮扶专家,医院细分小儿外科专科、建设人才队伍,让广西的患儿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得到更精准、高效的治疗。南方+记者厉思璇通讯员周密周薇厉思璇广东健康头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mbc.com/jbzd/1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