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9日,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举行换届选举及学术会议,子敬(医院潘新智)有幸参加会议,记录下部分学习内容,分享如下:
Ⅰ、换届选举:
第一届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林世永秘书主持会议。
第一届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徐国良主委述职报告。
广东省抗癌协会办公室领导宣读批复文件及选举办法、、、。公布选举结果:第二届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思德教授,副主任委员:程天明、李俊达、单宏波、孙大勇、吴斌、张北平教授;常务委员34名教授(略)。
广东省抗癌协会办公室黄金娟主任为第二届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刘思德主任委员颁发聘书仪式。
为副主委颁发聘书仪式。
第二届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新任主委刘思德教授讲话。
第二届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留念。
Ⅱ、学术会议:
一、胃癌筛查与早期诊断策略——医院消化内科王洛伟教授。
1、仅依据预警症状不能预测食管、胃肿瘤,定期内镜筛查可能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反复做胃镜能防止早期胃癌漏诊的风险。胃癌诊断前36个月内行胃镜筛查的患者,死亡率可降低30%。
2、内镜是发现消化道早癌的金标准。提高早癌检出率,认识早癌内镜特征:颜色发红,变白,糜烂、出血、颗粒、结节,血管走形紊乱、消失,异常肿瘤血管形成,腺管开口紊乱、消失,有边界。
3、做胃镜难受,不用插管的磁控胶囊内镜,可达93.4%精准确率,依从性好,无并发症;可用于胃癌筛查,复查和体检。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是中国的核心技术,是一项能输出国外的技术。胶囊内镜无法充气,但可以喝水-ml,配合改变体位,可以实现全胃无盲区的观察的效果。
二、肠道准备的方案的优化与临床应用——医院消化内科刘思德教授。
1、肠道准备不足降低腺瘤检查率。
2、对肠道准备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很重要,方案应个体化。老年人、长期便秘、糖尿病、中风史、镇静药、抗抑郁药等是常见影响因素。
3、肠道清洁分次两次大量的4升方案优于一次的2升方案,缺点是饮水量大,患者不易接受。聚乙二醇清洁肠道的效果是公认的,甘露醇效果也是不错的。术前除需无渣饮食之外,美国有文献提示可以建议多吃肉,肥肉。可以尝试第一天少渣,无渣饮食,第二天吃点肉,清洁肠道效果会提升。
三、EUS引导下引流能走多远?——中南大学湘雅三院消化内科王晓艳教授。
1、EUS引导下微创引流技术,效果不亚于外科引流。引流范围可涉及胆道、胰腺、胆囊、腹腔、盆腔,个别文献报道可引流咽部和纵膈等部位。
2、对包裹性坏死的引流,金属支架优于塑料支架,反对意见认为金属支架可以引起囊内出血,甚至致命性出血。
2、ERCP失败后,EUS-BD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四、下咽部早癌的内镜手术策略与技巧——医院内镜中心王实教授。
1、早期下咽癌部位:左右梨状隐窝(65-85%),下咽后壁(10-20%),环状软骨区(5-15%)。2、内镜下可以套用食管IPCL识别,不同之处是有点象乳头状瘤的感觉。
3、治疗器械的选择:电刀基本用纯切功能,爱尔博电刀效果1是没有电凝的,Dualkinfe越细,切得越快。能切下来的组织,功率是越小越好,以防组织损伤。电切时要持续注气使空间维持较大,要用镜头及透明帽撑住食管入口括约肌。术中保证喉头没损伤,气管导管可以术后即拔,术后无需用激素。
讨论环节:包郁教授:下咽部内镜治疗没有想象那么困难,并发症其实比食道还少,从里往外治疗比从外往里治疗更安全。
五、光动力治疗食管癌若干问题的探讨——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刘慧龙教授。
光动力是物理化学疗法,操作复杂,光动力穿透力差应该是优点。事先要口服光敏剂。食管气管瘘是很不希望发生的并发症,预后差,可放食道支架解决,中位生存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六、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进展——中国医院消化内科孙明军教授。
1、早期食管癌概念:局限于食管粘膜层的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M1:局限于粘膜上皮层,未突破基底膜(原位癌/重度不典型增生);M2:肿瘤浸润粘膜内固有层;M3:肿瘤浸润粘膜肌层。
2、食管癌高危人群:年龄超过40岁,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上消化道症状,有食管癌家族史,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有食管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咽,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有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快、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进食腌菜者。
3、普通白光内镜是发现早期食管癌的基础。白光表现:粘膜发红、发白,树枝血管中断,异常角化,粘膜凹凸。
4、碘染是诊断早期食管癌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糖原,遇碘后呈棕褐色;食管炎或癌变时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因些碘染后相应部位呈淡染或不染区。
5、IPCL分型是评估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准确方法。IPCL特征:扩张(延长),蛇形,口径不同,形状不一。
七、ESD+RFA(射频消融术)治疗大面积食道早癌经验分享——医院内镜中心包郁教授。
1、RFA优点:技术难度低,易于掌握,无需较高的内镜操作经验;学习曲线短,操作时间短;射频在微米以内,到不了粘膜下,出血、穿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低;RFA缺点:无法获得病变标本进行病理评估,无法确定是否为治愈性治疗;仅适合平坦型粘膜病变。2、ESD与RFA优势互补:对食管广泛多发高级别/低级别上皮内瘤,局部病灶术前评估在M2及以上食管早癌的患者,可以先ESD对病变最重要的区域进行剥离,获得病变的病理分期,再进行RFA射频消融治疗病变较轻的区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最大程度降低上皮内肿瘤的复发。
3、新技术开展必须要报备通过伦理,术前需要多学科讨论后执行。可以术后先制酸2个月后复查,再作射频。RFA费用目前没有进入医保收费环节,可以记帐,但需要患者自费。
八、胰腺囊性肿瘤的治疗进展及指南解读——医院消化内科程天明教授。
相关研究表明:EUS引导下酒精+紫杉醇,或聚桂醇消融术治疗胰腺囊性肿瘤安全有效。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胰腺炎。
九、IgG4相关性疾病——医院消化内科杨瑜明教授。
1、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2、主要病理学特征: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IgG4阳性,浆细胞数增多(IgG4阳性浆细胞数10-个/10x40视野),IgG4阳性/IgG4阳性浆细胞数的比例>40%,可形成滤泡或瘤样团块;纤维化,特别是席纹状纤维化;闭塞性静脉炎。次要病理学特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管腔未闭塞性静脉炎。
3、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早期无临床表现,受累器官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可出现压迫、阻塞等症状或器官萎缩,也可以因细胞浸润或纤维化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极易误诊。还可以出现发热、关节肿痛,广泛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既往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累及器官可以从头到脚,每一个器官都有可能被侵犯。检查:血清IgG4水平显著升高(≥1.35g/L),IgG4水平升高的敏感性在90%以上,特异性接近%。实验室检查有血嗜酸粒细胞升高,炎性指标升高。影像学因侵犯的器官、炎症浸润的程度和纤维化程度不同而不同。腹部CT、MRCP可表现为胆囊大,胰腺呈腊肠样改变,延迟强化,胆管、分支胰管扩张等。
4、诊断:血清学,病理是金标准。
5、IgG4相关疾病发病率并不低,约10万分之10,表现隐匿,易漏诊或误诊。自己共有30余例诊疗经验,需超声穿刺活检的例数并不多。感觉复发率不高,如果患者有不适,患者会主动随访医生。醋酸泼尼松龙激素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激素疗程是1-3年,自己目前还没有使用过生物抑制剂的病例。
十、困难乳头插管操作思维与技巧——医院消化内科孙大勇教授。
1、ERCP插管与胃肠镜下治疗不同,与超声内镜下治疗相似。ERCP是一个三维插管;有10多种乳头的插管方式。造影导管或切开刀进入预定位置并成功造影才算插管成功。
2、最重要的技巧是心态:决心、劳心、信心、耐心、细心、平常心。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