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胆囊结石久拖不治会引起胆囊穿孔、坏死甚至严重病变。“肝胆相照结石累”正道出了胆囊结石的危害,它不只是胆囊本身疾病,还会引起肝功异常,引发胰腺炎等一系病变。
胆囊结石好发人群(3F人群:female女性、forty四十岁以上、fat肥胖)
病因篇
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个别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
胆囊结石有那些症状
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部分患者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主要临床表现如下:a.患者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复发。b.多数患者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c.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其他症状a.部分引起黄疸,较轻。b.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c.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d.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并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的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e.结石及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诱发胆囊癌。6.Mirizzi综合征,本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诊断篇
根据临床典型的绞痛病史,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首选B超检查,可见胆囊内有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后有声影即可确诊为胆囊结石。仅有10%~15%的胆囊结石含有钙,腹部X线能确诊,侧位照片可与右肾结石区别。
治疗篇(亲,请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方针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积极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诊。手术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
解剖结构
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比经典的开腹胆囊切除损伤小,疗效确切。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积极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诊,但下列情况应考虑行手术治疗:a.结石直径≥3cm。b.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c.伴有胆囊息肉1cm。d.胆囊壁增厚。e.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f.儿童胆囊结石。g.合并糖尿病。h.有心肺功能障碍。i.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j.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
预后情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教科书中提到禁止胆囊结石一般不需积极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诊。但临床中胆囊结石发现后建议手术治疗。原因在于:a.根据解剖结构,胆囊结石不能自行排出体内;小结石还有掉入胆总管风险,引起梗阻,肝功能不全、黄疸等。b.多次胆囊发炎,可能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增加手术风险。c.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诱发胆囊癌变可能。
一般胆囊和胆囊三角情况
慢性炎症胆囊和胆囊三角情况
1
快速康复
大多患者术后第1天进食半流质饮食,术后3天出院。术后1周可进行一般工作。
术后复查时间表(建议)
术后1周左右需来院首次复查
术后第1月需来院第二次复查
术后第2月需来院第三次复查
如果您认真阅读了以上内容,就会发现胆囊结石不是小事。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