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管被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或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通过定位,鼻饲管由患者鼻腔插入至患者胃部或肠道1。科学监测及照护是维持鼻饲管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须每24小时或在给药、管饲前对导管位置进行核查1,3。(LevelIV)
?推荐在管饲前后对导管进行反复冲洗4。(LevelI)
?建议为特殊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或幽门后插管的管饲患者准备无菌水冲洗肠内营养管2.5,6。(LevelIV)
?为防止阻塞,给药及管饲前应用温水进行冲洗,在持续管饲时也应定时冲洗6。(LevelIV)
?若已发生阻塞,可在用温水冲洗时施加合适的压力和吸力。若无效,可尝试使用胰腺酶。禁止使用酸化剂如苏打水等以防管腔内发生凝结或沉淀8。(LevelIV)
?当导管发生阻塞而无法解决时,应重新置管8。(LevelIV)
?应每天对导管固定情况进行核查并及时更换固定物以防止导管移位1。(LevelIV)
?一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就鼻系带及胶带固定对保障导管安全性方面做出评价,结果显示鼻系带可显著降低鼻导管移位发生风险,但可能增加皮肤并发症发生风险。作者指出,在导管移位高风险患者中,使用鼻系带固定导管是更好的选择9。(LevelI)
?须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1,3。(LevelIV)
?长期置管时,应每隔4-6周更换导管至另一侧鼻腔1,6。(LevelIV)
?同时,制造商应在使用指南中注明产品使用期限7。(LevelIII)
?当患者留管时间超过4周时,应考虑实施经皮内镜胃造瘘术2,6。(LevelIV)
证据总结本证据总结基于系统检索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证据来源于:
?临床实践指南1,2,5。
?专家经验3,6,8。
?一项包含30名参与者的随机临床试验4。
?一个包含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7。
?一篇包含6项研究的系统评价9。
实践推荐
?应指派有经验的护理专家为鼻饲患者提供评估及照护。评估内容包括导管的位置及其通畅性。管饲及给药前反复冲洗导管是照护重点。(GradeA)
?现有研究表明,使用鼻系带固定导管可降低导管移位发生风险。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推荐意见。(GradeB)
本证据来自于国外循证资源,在应用该证据时,应考虑具体的临床情境、专业判断和患者意愿,做出本土化决策。
参考文献
1.TheClinicalResourceEfficiencySupportTeam.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enteraltubefeedinginadults.CREST..[cited2Jul].Availablefrom:白癜风是怎样得的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