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宋某某,男,59岁,主诉“进食不畅2月”于年7月19日以“食管癌”收住我院胸外科。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食管癌”诊断明确,无明显手术禁忌症,于-07-25在全麻下行经右胸-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转ICU。术后第4日患者出现间断发热,体温38.4℃,给予抗炎及化痰、营养支持治疗。术后第7日,患者胸部切口出现淡黄色脓性渗出,考虑切口感染,进行切口局部拆线,敞开通畅引流,并加强清洁换药,之后患者仍间断发热,体温最高达38.6℃,但发热时间持续时间延长。血常规: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较前明显升高,积极给予阿米卡星联合头孢呋辛钠抗炎治疗;胸部彩超,发现双侧胸腔积液,并根据彩超定位行双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根据药敏及时更换抗生素为头孢他啶抗炎治疗。复查胸部CT示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并考虑吻合口瘘,当日下午患者不慎将营养管误吸入胸胃内,急诊行胃镜检查,提示吻合口瘘,吻合口下方胃壁发黑、缺血坏死。
8月3日夜间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未见明显气液引出。8月4日当晚急诊在全麻下行原切口剖胸、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胸部切口局部脓性分泌物较多,进胸探查见胸腔内包裹性积液,分开胸腔内粘连、包裹,见积液混浊,恶臭味,吻合口断开,吻合口以下近端部分胸胃坏死;腹腔内少量积液,部分空肠肠管套叠,长约20cm,复位后无坏死。行经左颈、右胸、上腹正中切口残胃部分切除,食管、残胃旷置,胸腔廓清,空肠肠套叠复位,空肠造瘘,胸腔、腹腔引流术。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术后恢复顺利,除胸部切口渗液经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外,颈部、上腹部切口均一期愈合,带空肠造瘘管,管饲饮食出院。
于年9月21日再次返院,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鼻饲饮食可,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体温:生命体征平稳;左颈部切开愈合良好,见食管造瘘口,内有痰液溢出,右侧胸部可见一长约20cm斜行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右下肺呼吸减弱,上腹正中可见一长约12cm纵行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切口左侧可见一空肠造瘘管,固定良好,周围未见渗出。入院后查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血生化:胆碱酯酶(CHE).9U/L,低于正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肺功能检查,肺容量:肺总量轻度减低,残气量增多,残总比增高;通气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中度),最大通气量中度减低,小气道阻力增大。胸部全腹部CT检查示:右侧胸膜肥厚粘连并胸腔少许积液,右肺下叶实变不张并炎性索条灶,较前片明显吸收好转;胃呈术后状态,经腹壁肠内营养管留置术后状态;左肺上叶肺大泡,左肺下叶炎性病变较前片明显好转;纵隔及两肺门多发硬结钙化淋巴结;肝S6段囊肿;胆囊炎;双肾小囊肿。钡灌肠造影:乙状结肠冗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病检示:食管中段糜烂型鳞状细胞癌,II级,肿瘤大小4x3cm。
经全院多学科会诊后拟手术治疗,无绝对手术禁忌症,于-10-08在全麻下行“经上腹正中、左颈部二切口、经胸骨后结肠代食管,食管重建,结肠-食管、结肠-胃、结肠-结肠吻合术+肠粘连松解术”;术后恢复顺利,颈部,腹部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0天患者能够经口进食,经过我科全体医师及护理人员认真、细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术后痊愈出院。食管癌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多,该患者经三次手术后痊愈出院,在临床实属罕见,使我院胸外科在食管癌外科治疗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医院胸外科
胸外科创建于年,为武威市重点学科,共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1人,硕士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人员20人。科室每年开展胸外科大中型手术余例,居省内前列。科室目前开展1)肺手术;2)食管、贲门手术;3)气管手术;4)膈肌及纵隔疾病手术5)胸腔镜及纵隔镜下微创手术6)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
白殿疯病传染吗偏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