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好,我困扰,我只要想到女朋友,小弟弟就不自觉勃起,独处的时候只要碰到女朋友也会那样,当正在工作的时候不分心的时候却不会,我该怎么做?是否和心有关系?
答,人处于专注状态的时间太少了,所谓无事生非,闲生百病,你一整天啊如果不是专注在八正道上,那心思妄想肯定往邪处引,你看两个人做在一起,他们如果不谈觉悟正道,绝对是在论是非,讲第三个人的过失。
所以古人讲,防心要像防守紫禁城那样,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一样,但怎么防呢?靠专注两个字,你也讲了,当你专注在工作或学习上时,人一转移,一干正事,反而能将恶习转了,就怕你闲着无事,结果就被恶习转了。
古人讲了,转念自在,你得有转念的功夫,不然麻烦不断,转念功夫就在看念头上,你要看得出前念起,随后尚方宝剑,马上出鞘,只要不属于为正法为众生的念头啊,立马斩断,所以尚方宝剑上就这六个字。
这个人啊,如果没有一些基本的座右铭信条,你在关键时刻转不过来,不仅转不过,而且还会停在那个境界里出不来。
就像很多青年虽有聪明的才智,成大事的格局,但由于这个念头沉迷在网络游戏,或邪淫上面,一两年甚至十年八年都出不来,结果聪明的资质,居然变为愚痴顽固,这是世间最大的浪费,你看到金刚变成废铁,在外面日晒雨淋,你会痛心,可是你有没有看到你周围包括你自己,本来是天地间响当当的人物气概啊,却因为玩物丧志,淫邪成迷,最后沦为废柴。
古代的人从来不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只担心自己降伏不住自己的念头,《论语》上讲,君子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现在面临的大问题就是如何出离这个习气跟旧观念,必须要靠格言警句来常常提醒,连鲁迅这样的才人啊,都会因为懈怠慵懒而误了早课,他也需要借助在桌上刻一早字来立志。
所以没有座右铭,没有格言的人生啊是黑暗的,是茫然没有意义的,当时我们才草岭书斋修学的时候,看到古德讲的发奋识遍天下字,努力读遍人间书。
就这一句座右铭,多么富有雄伟壮观的气象,这句座右铭,就成就了一代文雄苏东坡,所以我们在读书生活里头,写下一句座右铭,穷已彻骨,纵有一分生机,饿死不如读死。学未惬意,仍须百般努力,文通即是运通。
因为这句座右铭,使我们分分秒秒都没有空过,非常感恩这些圣贤的智慧经句。
座右铭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长者赐给你的,好多后学啊,由于不知道人生修学的方向还有方法,一些智慧长者会在关键时期点拨,比如大家在明理书院做义工,孙爷爷常哼着小调,在厨房里或在课堂上,他笑笑说,你们啊要眼里有活,人生会活得很有意义。
原来在学校在家里或在单位啊,不是要领导父母或老师安排给我们我们才干,看到有活我们又闲着的时候,立刻马上去干,形成这样的性格习惯,就会成为世人尊重的人。
知足者富,人敬者贵啊,富贵怎么求呢?不是外求啊,你一念知足,贫转为富,一念利他啊,贱转为贵。
所以我们这些作为长者的,在孩子关键时期啊,要多用座右铭去提拔提点,这不是好为人师,我们没有自己的见解,都是用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重要经句,就像平时有孩子啊来看病时,除了写药方还写医嘱,甚至还写人生座右铭送给孩子,结个善缘。
结果有些父母不是带孩子来看病的,而是带孩子来请求赐一两句座右铭,然后你根据孩子的行为习惯,喜好反应跟健康程度,还有心理状态,给他写一些适合孩子的座右铭,让父母常带孩子念,孩子不知不觉气质就转变了。
比如孩子懒散娇气的,《曾氏家训》里头,曾公非常富有正气的这句话就出鞘了,讨人嫌莫过于一个骄字,家败离不开一个懒字。
这个警钟一敲啊,马上家长不敢放纵孩子骄气,孩子不敢懒散堕落。
还有孩子啊吃饭老剩下,而且一放学回家就沉迷游戏,不理家务,这时两句座右铭又出鞘了,凡父母给予都要感恩,凡自家中力所能及的都要做到。
这两句话落实了,比请一百个老师,学一百个技艺,对人生帮助还大。
因为孩子能够自主了,不会被习气所转。
座右铭还有第二个来源,自己读书过程中别忘了烂笔头,要准备好一本人生警句本,或者人生重要经句集成。
在这里诚心向大家征句,以前征书征稿啊,现在向大家证人生重要座右铭,只要你体会深刻,而且切身使用受用的,把座右铭发过来,附上自己的感想或体验,这些座右铭要真正关键时刻转自己人生,那么大家发过来就是在法布施,法布施得智慧啊,分享自己人生的重要经句,得到的将是无穷的智慧。
你人生路上的亮光,将照亮更多的人。
第三种座右铭的来源啊,就是自己人生的高度体验。
有些话虽然不是直接摘取于圣贤经典,但跟圣贤经典的道理却相合的,是很多人他们没有读太多书,但他们的感悟都是智慧的金子。
所以有感悟啊,要及时写下来,不是单独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你的家人儿孙天下后世。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在世界上成为硕果仅存的文明,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中国的祖先们重视家教家训,而且无比重视,把这些家教家训写在纸上,刻在石头上,藏在密室金匮里,祖先们只要有一点认为好的东西啊,都要记录起来,为天下后世。
我们中华民族,每个朝代都有一大批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所以中华民族才能代代兴旺昌盛,绵延不绝。
所以大家从此啊,只要一念重视座右铭,一念真为后代子孙着想,君之一念已在天下,那么就是真正的法布施,大无畏布施,无量功德布施。
已经超出一切形式上捐书捐款了。
这三种座右铭啊的来源,也提醒我们要养成三种好习惯,第一见人痴迷处,出一言以提醒之,见人危难处,出一言以解救之。
第二见到有好书好句子啊,要摘抄下来,分享出去。
第三自己人生有经验智慧结晶时,不要吝啬,赶紧记录在案,希望将来能真正传给后世子孙。
老师好,有没有江浙沪的好医生推荐?上海这里太缺少像余浩医生那样的好医生了,去一次任之堂太困难了。
答,动天之道,莫过于孝,感物之德,莫过于诚。
万物相感,以诚以敬,怀着诚敬心去求医啊,会碰到好多好医生,像孙思邈那年代,有很多人都感叹没有良医,但孙思邈一无祖传,二无师授,却能学成医道,凭什么?史书上记载,一技长于己者,不远千里,服膺取决。
就是说有一技长于自己,在古代没有汽车飞机,更缺乏车马条件,靠两条腿,行万里路,都要去学习取经归来。
所以根源还在于自己,时代非乏良医也,乃乏诚敬之人,诚敬之人得一部经典,如获百位良师加持,不敬之人,虽访名师无数,仍然无法受益。
我们发现啊,老师或医生,他只是一时能帮助我们,但要长久帮助我们啊,只有深入经典,大家看张仲景啊,以医圣之天赋,仍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也就是说,我们要由访名师,转为访名句,再到访名篇,再到访经典,一部部深入,找出这些千古流传的名文经典,长时熏修啊,好多问题都能从中解决。
老师你好。我有很大的困扰。自己很容易失眠,上火。现已自我调理。不吃辣、不吃晚餐。有胃病,晚上老是泛酸,晚上停食后非常严重,怎么解决。小腹胀满,是气散而不收吗?倒是心平气和就不会失眠、上火。心跳很快,90,还觉得水不涵木、肝血虚。求一个大体的治疗思路。吃了2回中药都没好。一个是健脾燥湿、一个是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活血散瘀,你们是哪里的?近的话当面去看看。
答,你已经找出问题的根源了,心平气和,诸症减轻,心烦气躁,百症蜂起,我们这时代失眠跟胃炎啊,泛酸的人群越来越多。
根源在哪里,在心急,有个成语叫心急如焚,这四个字,是一个话头,这个话头值得好好参究,常参究啊,你就明白自己怎么得病,怎么治疗。
人一着急啊,那个急字是什么?是刍心,刍就是小动物,小动物上蹿下跳,非常惊恐不安,这种心招病,怎么讲?急者疾也,疾病的疾就病在太快速了,像箭矢那样快速着急,结果急火攻心,不是失眠就是发炎。
因为心主火,连续一天啊两次着急,两个火一加就是炎,所以这时代口腔溃疡,咽炎胃炎肠炎胆囊炎,每个炎症都是反复发作性的。
为什么?因为你反复地给身体添油加火,这叫心急如焚啊!人们都害怕外面着火起火灾,都害怕森林大火,不知道自己身体每天都在起嗔恨之火。
孙思邈观察到这点,在《千金要方》上把养生就浓缩一句话,第一戒神嗔。养生第一条最重要的就是要戒掉嗔恚,可惜我们现在的时代,人们最大的毛病跟过失啊,就是动不动容易发脾气,容易动性子。莲华有种少人种,心火无烟日日烧,烧到头上脸都长斑,毛发焦枯,烧到眼睛经常发红,烧到咽喉,慢性食道炎咽炎,口苦口臭,连脏腑都发出焦臭味来,外面起火灾了,知道以水灭火,可身体上火了,谁知道用忍辱来对治嗔恚,以智慧之水,来洗涤烦恼之火。
顺境逆境看胸襟,临喜临怒看涵养。
在历事对缘之中啊,要时时检验自己,如果你每天动气都比昨天要少,不用说了,你病轻了,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跟同事夫妻孩子相处,你火在不断地变大,声音也变急,言语也变凶,那说明你的病在加重,如果心胸像沸腾的那锅水,医生给你扬汤止沸,暂解一时,你自己不釜底抽薪,如何长久安乐。
所以老慢病啊,除了走修心炼性这条路子,没有其他更好路子了。接下来我们已经把晚课的听经闻法后复讲整理出来了,大家看了后境界提升啊,病痛就减轻了。
老师好,打扰了!我女性,今年48岁,十二指肠溃疡,浅表胃炎,按照西医医治无效,最近感觉胃热,放屁都是热的,而且咽干。想请老师给个建议该如何调理呢?盼望回复!謝謝!
答,如果真是脉洪数有力,炎症实火的,口苦口臭口干,喜饮冷,像这种炎症最好治,几味下火通腑之药,就能获得清凉。
用蒲公英清上半身之热,败酱草清下半身之毒,大黄通六腑,去郁陈莝,推陈出新,这三味药能洗涤六腑浊热垢积,如若还有气机郁滞闷塞,把四逆散加进去,旋转上下气机,浊降清升,病去若失。
这对于实火之疾啊,效果比较好,但从此要注意熏修养胃五点,保脾十条,可以无大过矣。
《药性赋白话讲记》温药和平药什么时候讲?
答,估计要推到明年,因为今年要扎根于国学儒释道,只要定课功夫,讲习功夫,听打功夫全面上去后,然后再讲《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以及各类启蒙经典,如《蠢子医》《医学三字经》就非常容易了。
希望大家跟着做早晚课,我们越发觉得从早晚课里头得到重大的好处,刚开始十来八天不觉得有什么,一两个月坚持下来,大家的气定了,心平了,功夫上去了。
坚持定课就是胜利啊!这根基够牢固,将来大家学四小经典,学药性汤头啊非常轻松,用一年时间都不会少。
老师好,想请教一下嗓子有些疼,声音有时沙哑,吐白色浓痰,起因是着凉。应该从那方面来治疗呢?谢谢。
答,为何着凉后咽喉会痛呢?有种说法叫寒包火,就像本来通畅的马路,结果小商贩们都把货物摆到道路上,道路一下子变狭窄,过往车辆,开始拥挤,大家猛按喇叭都着急上火。
可见世上本没有火,你壅堵狭窄后就气火了,这叫交通堵塞急躁烦。
你如果道路通畅清静安,怎么会有烦躁之火,人体也一样,受寒或者生气后,会寒凝气滞,管道变狭窄,咽喉如有物塞,这时消炎都没办法,就像你派多少交警去啊,都难以将堵塞一下子搞好,只有恢复秩序,使道路两旁清开,保持通畅,升降出入如常有序,火就不会起,这时常用半夏厚朴汤,特别对于吐白痰,咽喉疼痛如有物梗,效果比较好。
汤方上说,谈凝气滞吃此方除,不局限于妇人梅核气,对于男子容易生气动火,饮食又不节,甚至受些风凉的,咽喉有一股异样感,都可以用。
在《伤寒论》上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这是说人啊,爱生小气,心胸狭窄后,咽喉管会变狭窄,那些痰会被粘在那里,像是有块肉阻在那里,怎么办?用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厚朴除腹胀下气,腹气降,则咽喉气下。茯苓通利三焦,生姜、紫苏啊,乃食疗之品,散寒行气,保持管道宽畅,这几味普通的药,却把谈凝气滞,痰阻抑郁的病机治住了。
请问老师,如何养脾胃?可以配哪些中药泡水喝?谢谢!
答,脾胃病都是三分治,七分养,这点首先要明白,所以中药泡水喝啊,你尽到极致,最多也尽到三分,按照养胃五点,保脾十条来,就是在尽另外七分。
脾跟胃的护养有所区别,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所以经常干活出汗的人啊,要少吃干燥之品,吃一些汤饮,米粥养胃,或者久病体虚,胃蠕动力弱的,也要远离干燥坚硬之物,多吃些汤粥养胃。
而脾功能不足,能吃进来,但不能消化好,这是胃强于受纳,而脾弱于运化,这就可以用苍白术泡水,或服用补中益气丸,令脾能健运,谷食得消。
总之要记住一条最重要,林则徐在《十无益歌》中讲到,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一个人不爱惜自己的元气,去服用药物啊,没有用的,好像古代皇帝身边啊,有很多太医,集天底下良药道地药材于一处,但很多帝王却早亡,何也?纵欲炼丹,不惜元气也。
古人把欲比做成深渊沟壑,叫欲似深渊,欲壑难填,纵欲后体虚,即使是斑龙顶上珠,也难以弥补沧海底下缺。
这斑龙就是鹿,顶上珠就是鹿茸,最厉害的补精血,血肉有情之品,都补不了纵欲的恶习,现在好多脾胃病啊,中焦无火,水谷不熟,是因为下焦纵欲,元气流失,好像你石油气漏气了,你那锅中炒饭,炒菜能炒得熟吗?
所以命门火弱啊,脾胃消化肯定不行,纵欲不节啊,天底下最好的胃药都没用。
白殿疯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