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胆联盟·昆明站
权威学术大会
让保胆成为全民健康共识新闻回顾6月13日,由中华全国医师委员会、西南结石病研究院主办,中国医师联合会、中国健康管理促进会协办,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中国内镜微创保胆委员会支持,创始成医院承办的“中国护胆联盟·昆明站”启动盛会隆重举行。中国胆道镜技术开拓者、医院张宝善教授,中国微创保胆学会副主席周望先教授,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陈训如将军、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周正东教授等肝胆外科泰斗共聚春城,就“切胆与保胆的利弊”、“微创保胆取石术”展开了学术研讨。
切胆一族的灰色人生中国护胆联盟统计数据显示,云南地区胆结石发病率保持在10.9%-15.9%的高位上,仅在昆明一地就有80多万胆囊疾病患者。然而受传统医学的影响,很多胆结石患者都会直接选择将胆囊切除。殊不知,胆囊切除后的患者却承受了常人难以体会的痛苦。据了解,西南结石病研究院联合医院耗费5年时间,追踪调查了名“切胆取石”患者,对云南地区进行了胆囊结石治疗现状摸底调查。结果显示:92.36%的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免疫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18.23%的患者术后复发胆总管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86.57%的患者为当初的盲目切胆后悔。
遭罪族:消化不良、腹泻腹胀
“切除胆囊后,吃饭成了我最大的问题,哪餐只要油水大点儿或多吃点儿,就会胀的难受,开始持续拉肚子!”小伙张先生曾是一名“吃货”,自从他切除胆囊后就经常感到腹胀、腹泻,很多食物都不敢吃,“无法享受美食让我感觉生活没意思。”他沮丧地说。
没有胆囊结石长到胆总管和肝里面去了
“本来以为切除胆囊就万事大吉了,谁知道胆囊都切了结石还不死,跑到胆管里继续作怪!我今年又被查出了胆总管结石,医生说治疗难度太大,我都后悔把胆囊给切了!”柳女士非常激动的说道。
从来没人告诉我切胆会导致结肠癌
“我老伴去年走的,结肠癌,医生说可能与切除胆囊有关。谁知道切个胆囊居然会得癌症,早知道这样,不切胆还能多活几年……”家住昆明的张大爷今年已年过六旬,话语刚落,老泪纵横。
权威中国护胆联盟昆明站泰斗云集倡导爱胆、护胆、保胆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了胆囊的重要性。在“中国护胆联盟·昆明站”的启动盛会上,中国胆道镜开拓者张宝善教授表示:“胆囊结石不应一律切除胆囊,因为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它不是结石生长的温床”。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之一,是肝脏分泌出来的胆汁的水利枢纽,具有储存、浓缩胆汁,调节胆道流体压力等重要的消化和免疫作用,如此重要的一个人体器官,切除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中国微创保胆学会副主席周望先教授强调。
胆结石“绿灯/黄灯/红灯”怎么知道自己的胆结石该不该保胆取石呢?原成都军区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周正东教授表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结石有没有发作,即痛过没有。胆结石一旦发作,腹痛、黄疸、发热是三大主症,尤其是胆绞痛。如果你知道自己有胆结石,近期在进食油腻食物、大吃大喝或睡觉时翻身、转体位,出现右上腹部痛或上腹疼痛,医院照个B超检查一下。
临床医生将胆囊结石分为绿灯、黄灯、红灯三种状态:
绿灯通行:不痛、无症状、胆道系统无病变,那就不动它,定期彩超检查观察有无增大;
黄灯警告:胆结石存在三年以上,或者已经令你坐卧不宁,或者发生过胆囊炎等等,这个医院,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手术;
红灯手术:如果结石直径≥2厘米,或者胆囊息肉1厘米,或者出现胆囊壁增厚等病变,或者儿童胆结石,或老人有结石且心肺功能差等等,尤其是胆结石开始痛了,建议消炎后立即选择手术。
治胆结石的原则是“不要相信偏方,能保胆尽量保胆”。“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已成为了治疗胆结石的最佳手术,其安全有效、取石彻底、保住胆囊的优点已经在临床上获得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但该技术对设备和专家的要求颇高,全医院不多。
原文见《云南信息报》
当心宫颈糜烂引发不孕韩国游客低血糖致晕厥金狮洞景区员工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