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肝脏
(1)黄疸型肝炎:右曲池上方约二寸许有压痛。
(2)无黄型肝炎:右攒竹、右肩贞(向膊骨压)、右股骨外下端小头上方相当于阳关穴处(向股骨压),右踝上方一寸处的肝经循行路线上处,背部第六胸椎上均会出现压痛。
(3)肝痈(肝脓疡):右期门穴(乳头向下之六七胁间)有压痛。
02心脏
官能性:左上膊天府至侠白处有压痛。
器质性:左小指第二节内面桡侧横纹头有压痛。
本人常以此两处鉴别心脏之是否官能性或器质性疾病。
如压上膊处而心胸觉得舒畅者为官能性病;如压之不觉得舒畅者为官能性病;如压之不觉舒而再掐压小指处始觉舒畅者,则说明患者的心脏已经有了器质性的病变。
03胰脏
地机穴或其附近处有压痛(菌痢左穴压痛尤著),清胰穴(通里上二寸)、中渚穴有压痛。
背部第十二胸椎至第一、二腰椎棘突处有压痛,偏右为胰头有炎症,两侧棘突处均有压痛则为全胰皆有炎症。
04肺脏
孔最、经渠、中府、肺俞等处均会有压痛,尤以云门处,如肺结核而呈现剧痛者,则病多危重难治。
支气管炎,孔最压痛较著。
哮喘,第五、六胸椎棘突有压痛。
舒气穴(食中两指表侧本节上寸许)有压痛,且当急性发作时用指头揉掐,每可使患者的喘闷立即舒畅。
又第二、三两肋间隙之接近胸骨处或膻中处或效亦略同。
05肾脏
阴陵泉、太溪处有压痛。
五更泻,昆仑处有压痛。
生殖、泌尿系及肠炎泄泻,均会在阴陵泉处出现压痛。
06胃府
慢性胃炎,外劳官(在与劳宫相对之手面部第三、四两掌骨间)有压痛(左穴尤明显),又为全身之止痛点。
忆一九七五年夏,本科曹xx,痛经月未已,适开会坐余左侧,为之掐压本穴,约三分钟即痛苦消失。
嗣后又发,乃自己掐压而止,后三年余未发。双颊车处效强本穴。
胃痉挛、胃扩张、胃溃疡急性穿孔,梁丘处有压痛。
殷门穴,食道癌症左穴外侧有压痛,二十指肠溃疡右穴外侧有压痛,胃疡两穴外侧均有压痛。
07十二指肠溃疡
右侧外商阳(因穴在食指尺侧爪根甲部与商阳穴相对处,故余为之命名曰外商阳)有压痛,屡试皆然。
忆一九五零年夏,乡亲顾xx,男,年近六旬,患十二指肠溃疡两年多,诸药罔效,且时剧。
细询病情,谓每当病时,则右食指尺侧爪甲根部,第三节前方,即有如爪子大小一段发生微痛,并略鼓起。
当于局部重掐之,立即上嗳气,下排气,而痛大减。复为之针刺一下,疼痛顿除。
于是患者向余索针一根,发即自针。半年后迄未再发。五年后复询,云久已痊愈矣。
08肠病
肠梗阻、肠穿孔,温溜处有压痛。
肠伤寒,居髎处有压痛。
急性肠炎,申脉下方有压痛。
忆一九七六年夏,某院内科医师张xx,男,年四十许,患本病很急,捧腹屈腰,痛苦万状,住内科加一床。
适余撞见,为之掐揉申脉,迨护士抱铺床被服来到时,而患者已症状消失矣。
09胆囊炎
右临泣及地五会间有压痛。又与本穴相平的三、四两骨间有时压痛甚于本处。
(1)一九六八年冬,余巡回医疗在泗阳里仁集时,该处农具厂职工鸦xx,男,年四旬左右,以胆囊炎就诊。
询及每当疼痛发作时,右脚背部(上述之后者处)即有不适及微痛感,当于其处刺之,讵针甫旋捻,患者即谓其胆囊区有温暖畅感而疼痛大减。
(2)谢xx,女,年72岁,时发抖战高烧,在徐淮及大江南北沪宁一带,检治数年,迄未得出结论。
一九七四年秋,余根据我国医学的理论,怀疑为少阳经病,找到上述压痛点而得到了确诊。
(3)淮安东乡李xx,年四十许,每次食肉发高烧。曾到扬州、南京等处住院检洽,上海门诊检治,均谓为无名高烧,并有谓为神经性高烧者。
由本科xx医师介绍,亦为之找到上述压痛点而得到了确诊。
又:气舍、中清、小海、悬厘、维道、环跳、阳陵泉及其前下方三寸许处,均有压痛,但以本处及胆俞处为显著且效宏。
10阑尾炎
左乳下方微外些的肋骨上有压痛,颊车有压痛处,右三里下二寸左右处有压痛,养老处有压痛(肠穿孔亦有压痛)。
11大肠炎症
坐骨结节上肌层有压痛。
12小肠病症
股骨大转子结节与骶骨之间的厚肌层内压痛。
13痔疮
骶骨缘有压痛。手背会有静脉怒张。
上唇系带有肿硬结节,色淡红、痔疮发炎时则色红。偏上为外痔,偏下为内痔,偏左痔左,偏右痔右,居中者混合痔。
大者能有一个火粒三分之一大小,以针挑破,轻者一次,重者数次即愈,愈后肿结即消失。
如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左xx,小学教师,患痔疮数年,命人为其挑之,当即痛减,三次告愈。
又急性腰扭伤亦出现硬结。
14妇科
月经期、妊娠、妇科病,居髎穴向内移至能骨的界线上有压痛。男子前列腺病亦有压痛。
又三阴交、血海,妇科病有压痛。
又三阴交,妇女在妊娠期,左穴压痛明显生男,右穴压痛明显生女,屡试屡验,理论尚待探讨。
15高血压
肝火上亢型,期门穴有压痛,肾虚型,京门穴有压痛。
动脑硬化,上眼皮近内眦处微鼓出。
又,内耳眩晕,腕骨指之立轻。
厥阴头痛,然谷掐之即轻。
16疟疾
髋骨前后脊中间上缘,坐直时,环跳处的胆经路线上有压痛。
按语
世界上的一切名词无不出于假定,其说理的工具,古今中外虽各有不同,要之,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老的技术是不断改进,新的技术总是不断的发展。
《内经》之“按之快然”及“以痛为俞”处,现则概称之为“压痛点”,且其论治价值虽然很高,但还停留在经验阶段,至于将来如何去阐明它,把它提升到理论阶段,则尚须进一步去发掘,本方仅是一个引玉的砖坯。
注:本文选摘自《淮阴中医》
推荐相关书籍: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多独家的中医秘术,扫描保存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