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支持发展至今已近40年,其临床效益已为多数临床医师所认识,也在临床广泛应用。围手术期应用临床营养支持也为大多数外科医师所了解并作为治疗措施之一。然而,应用的范围尚不广,应用的时间、方法与营养制剂是否合理、适当,还有待探索和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内全肠外营养开始应用于临床之际,在国外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已应用得极广。
手术后病人不能经口进食时,无论时间长短、手术种类几乎都给予营养支持,而且都是肠外营养支持。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部分结肠切除术后,甚至急性阑尾炎术后都给予营养支持。至年,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提出的营养支持指南中明确指出:病人术后5d不能经口进食者,方给予营养支持。
随着代谢研究的深入与临床实践的积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目的为之更明确,不再是单纯的维持手术病人的氮平衡,保持病人的瘦肉体,而是为维护脏器、组织和免疫功能,促进器官组织的修复,加速病人的康复。这一要求既提高了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必要性,更提高了营养支持的难度。哪些病人围手术期应进行营养支持,是首先解决的问题。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前与手术后,抑或包括手术中。有部分病人需要在手术前开始营养支持,其中有些需延续至手术后;也有些是术前无需营养支持,而术后因不能经口进食的时间长而需要营养支持;或因术后发生了并发症,营养的需要量加大,需增加营养的供给量。由此可见,围手术营养支持的病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术前即需营养支持;第二类是术前需营养支持并延续至术后;第三类是术前营养状况良好,术后发生了并发症、或者是手术创伤大、术后不能经口进食的时间较长,或者摄人的营养量不足而需营养支持。
近年来,临床外科医师虽对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但通常是在病人已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征象时,始考虑如何补充,如何快速补充。此时,虽已觉察到营养的重要性,但给营养支持增加了难度,降低了有效性。因此,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宜及时、适时。病人进入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即应加以评估,营养支持应列人为治疗措施之一。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特别是术前的营养支持是否需要,既决定于病人的营养状况,也决定于手术的时间和手术的类型。有些病人虽有营养不良,但病情限制了术前的准备时间,术前仅能作些短暂、有效地准备。另外还有些病人,虽有轻、中度营养不良,但手术创伤不大、术后恢复期不长,也无需作术前营养支持。然而,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