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饮食保健
疾病用药

可怕中山一男子爱吃这道菜,胆囊里竟发现

淡水鱼生

把鱼去鳞、剔骨、切片

蘸上配料一口下肚

就是炎炎夏日里一道冰镇佳肴

但是

也许人在一口口吃肉的同时

有些东西也在一口口吃人!

年过半百的中山男子成先生是一名乙肝患者,坚持吃药,定期检查,病毒性肝炎控制得还不错。但这两年,他明显感觉上腹部不舒服,经常感到有点疼,“也没觉得痛得受不了,就是很难受,而且饿的时候特别明显。”

但万万没想到,就在上周,医院医生在给他进行保胆取石(息肉)手术时,意外发现造成他病患的真正元凶——肝吸虫!

看!

在即将结束手术时,医生向胆囊管处探查,赫然发现一条正在“游动”的肝吸虫活体。

这是导致成先生上腹部长期不舒服的罪魁祸首。医生表示,一般B超检查很难发现肝吸虫,所以成先生一直不知道胆囊里还有寄生虫。

?成先生体内为何肝吸虫?

原来,成先生有吃鱼生的习惯。成先生回忆:五六年前,因为夏天做工太热,他常常从河沟里抓鲫鱼、鳝鱼等,清理干净后直接凉拌着吃,“很鲜美的嘛!”正是这个习惯,导致他感染了肝吸虫病。

不过

得知自己体内有肝吸虫后

他连连摆手:“再不敢吃了!”

虽然成先生胆囊里只发现了一条肝吸虫,但医生推测在他的肝胆系统里还有成千甚至上万的虫卵或成虫,接下来医生还将为他进行系统的驱虫治疗。

成先生体内的“害人虫”

就是它

成长历程:

婴幼儿时期(毛蚴、胞蚴、雷蚴、尾蚴):

居住于淡水螺体内;

青少年时期(囊蚴):

居住于淡水鱼、虾等的体内;

成年时期(成虫):

居住于人等动物的肝胆管内。

肝吸虫喜欢“躲在”淡水鱼虾体内,随着人们进食鱼生、未熟透的鱼虾等方式悄悄潜伏进人体。

它们在人的肝胆管内寄生产卵并分泌有毒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堵塞胆管。

同时,它的生命力也很顽强,一旦在宿主体内住下来,可以一直跟随20-30年。

肝吸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喜食淡水鱼“鱼生”的广东、广西是主要流行地区。

感染初期,人可能还没什么感觉,因为轻者几乎无症状;

但严重的话会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肝硬化和腹水,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胆管阻塞等,甚至引起肝癌。

如果宿主是孩子

还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

甚至导致侏儒症

对于鱼生,很多人觉得里面有寄生虫无所谓,况且这也是中国留传千年的饮食文化,但其实,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想法。很多人观念里都存在这些误区:

01偶尔吃一点不会有事

肝吸虫感染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甚至十几年都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但到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02

酱油、芥末等调味料

能杀死肝吸虫

不能!肝吸虫的囊蚴对调味品的抵抗力比较强,所谓白酒、蘸酱、食醋、芥末等等都杀不死它!

03

喝白酒可以杀虫

不能!喝白酒不但杀不死肝吸虫,反而会加重对肝脏的负担。

04

与别人共餐鱼生

自己不食用就不会感染

有感染的可能性,因为寄生在鱼肉上的肝吸虫囊蚴可污染到筷子,交叉污染到别的热菜。

一面是让人大倒胃口的寄生虫

一面是可口的鱼生

也许你会跟这位吃货一样

所以

避免中招的的最好办法就是

闭口不吃,虫来“煮”挡

至少煮沸5分钟才能吃

不吃生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彻底煮熟方可进食,要保证至少煮沸5分钟以上再动筷子哦~

严格区分生熟食品用具

切生熟食品所用的刀和砧板要分开,不可混用;盛过生鱼的各种用具要洗刷干净。

也不要用生的东西喂猫猫狗狗

不要用生的鱼鳞、鱼内脏、鱼鳃等喂狗、猫,洗鱼的生水也不要喂猪或其他家养动物。

如果吃了鱼生,担心有寄生虫,可以通过体检,检测人的粪便排泄物发现虫卵。

感染了肝吸虫也不必过分担心,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驱虫治疗。出现梗阻等情况,可以在内镜下开展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中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黄健斌

通讯员:杨秋雨

美编:陈泰玉

责编:陈凌茹

执行总编辑:叶倩儿

编审:朱江

部分素材来源:深圳卫健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imbc.com/jbbx/11937.html